用美学角度分析一个文艺作品,需要摘要和关键词,急用啊!谢谢~

如题所述

[摘 要]长诗《荒原》是英国著名作家艾略特的代表作,在欧美现代文学史和诗歌艺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上看,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这其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抽象的象征主义美、突出的现实主义美、独具特色的意境美和结构与神话的完美结合。本文利用《荒原》这首诗的美学特点来直观地给大家展现一个美的方向[1]。同时通过对艾略特的诗歌的分析来了解外国的文化与思想的特质。
[关键词]荒原;美学;诗歌;艾略特
1、引言
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1888年出生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父亲经商,母亲爱好写诗。少年时艾略特暑假常随父母从圣路易斯到麻省海边度假。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和新英格兰的大海在他童年留下深刻记忆,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带来不少影响。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受哲学家乔治?桑塔雅那和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壁得的影响。他兴趣广泛,学习了梵文和巴利语言,对印度宗教也很感兴趣。虽然他在哈佛大学主攻哲学,但并没有一个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修养在文学家中却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诗歌创作部分得益于他的哲学涵养,为《哈佛拥护者》编稿和写稿。艾略特文艺观的最大特点表现在他的“客观对应物”理论中。他认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出一种“客观对应物”,艺术的“必然”就在于情感外形的完全恰当[2]。 如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当麦克白听到夫人的死讯时所说的话就是由某种“客观对应物”传达给读者的,而在《哈姆雷特》中,这“恰恰是欠缺的”。艾略特认为:可以充当“客观对应物”的东西包括掌故、意象、引语、事件、情境等等。这样,诗人在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描写这些“客观对应物”。他完成了关于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但没能回哈佛大学接受博士学位。1909至1910哈佛杂志《哈佛倡导者》发表的他早期诗歌有着拉弗格诗歌的痕迹。1914年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庞德,并与他建立了亲密的文学和私人关系。他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哲学和文学,柏格森哲学、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拉弗格的诗歌均对他有影响。1917年,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从反对浪漫主义角度提出“非人格化”学说。针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表现的观点,他认为主观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进入作品,必先经过一道非人格化的、将个人情绪转变为普遍性、艺术性情绪的过程,将经验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针对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认为“在艺术形式中唯一表现情绪的途径是寻找‘客观对应物’”,即“一套事物,一种形势,一串事件,它们是你想表现的那种特殊情绪的公式”;“只要这类东西一出现……那种情绪也就引发了”。这正是象征主义以特定事物来暗示情思的创作方法,对新批评家注重发掘文字中所暗示和含混不清的东西很有影响。因此,诗歌就成为一种象征,人们要理解作品的寓意就不再只限于读懂单词的意义,而必须掌握事物场景的象征意义。
2、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之一。即使今天审视艾略特,他仍不失大家风范。他的气质是美国人的气质,这是不可否认,难以掩盖的。他的许多作品深深地熔合了美国文化。这种双重的记忆性造成他诗歌的历史渊源;不是脱离美国的文化本土,而是不可阻挡的澎湃洗礼着诗人。他身上融注了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全球意识和超前意识,凝聚着批评家的机敏睿智和诗人的情感气质。在诗歌创作道路上,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20世纪的“荒原”上纵情奔驰,表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的诗作《荒原》以哀婉悲凉的格调,抒发了现代人的“荒原意识”,达到了现代主义诗坛的巅峰。《荒原》是一部晦涩艰深的现代经典作品文本。艾略特不爱痛快淋漓地直抒胸臆,而是寓机智、讽刺与含蓄之中,说故道今,纵比横喻,用深化传说来投射现实。再加上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世界的枯萎[3]。所以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读懂,但大家又都被它迷住了。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层意思也猜不透,不过他意识到这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在《荒原》的残片后面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象征构架,诗人用历史来烘托现实的感受,写出了现代人的空虚、厌倦和灵魂对解救的渴望。康德拉?艾肯认为《荒原》在叙述上的不连贯性变成了一个优势,认为这首诗属于一个“象征的层次”。同样,理查兹(I?A Richards)认为评论界极力重建《荒原》的“思维线索”的企图是徒劳的,因为此诗的逻辑并非理念的前后一致,而是感情上的统一。互不关联段落的效果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感情整体并导致意志的解放[4]。这些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荒原》这部长诗中,艾略特以其特有的方式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凝练地概括了战后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西方知识分子的一种没落情绪,表达了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的愿望并号召人们迅速觉醒来“拯救这个荒原”,使现代人在感情、精神和智慧方面重获生命力。《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淡漠而导致的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充满满目的荒凉:土地开逢,贫瘠,树木枯黄,冷落。处在荒原里的人精神一片死寂,好像到处都是骸骨的堆积,是不能开启的失落。印刻的文化也是毫无出路的,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爱的勾连。他们是相同的个体,却有如此的陌生,感情的交流跌入谷底只有动物的原始的欲望[3]。外部荒芜,内部空虚的境地,生是如此的不易。怎样让人得救,突出静寂的氛围,这需要精神的开荒,源源不断的,才能使人得救,逃离荒原,奔向新的世界。(句子很乱,请修改)诗中,艾略特至少引用了35个不同作家的作品与流行歌曲,插入了六种外语,包括梵文。艾略特模仿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包括五乐章的奏鸣曲的形式,将长诗分成五章,即“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从表面上看,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互不相连。因此,有人说《荒原》是艾略特“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片”。实际上,一条无形的情感主线贯彻全诗的各个部分,使该诗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服务于全诗的主题,缺一不可。第一章“死者的葬仪”描写了荒原的荒凉和现代人虽生犹死的状态;第二章“对弈”描述了上层社会和普通平民的空虚无聊和污秽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进一步阐述了现代人所陷入的精神危机;第三章“火诫”以人欲摇流的画面,说明了荒原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探讨了现代人沉沦的物欲原因;第五章“雷霆的话”展示了诗人对拯救荒原的积极态度,探讨了拯救荒原的途径。各部分均以拯救荒原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使诗的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如果抽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破坏全诗的整体完美性。正因如此, 构成《荒原》晦涩艰深的原因部分源于艾略特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荒原》确实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寓意,吸引每一代学人,每一流派的批评家从不同角度的诠释。这正是《荒原》作为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永远的魅力和多重诠释的艺术价值[5]。

较贴切的一篇: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20956
更多相似文章:http://www.baidu.com/s?wd=%C3%C0%D1%A7%D4%AD%C0%ED%C2%DB%CE%C4&pn=20&f=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