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详细的苔藓种植养护方法以及生病处理方法

自己从野外挖回来的苔藓大部分养不久就死了,有些是泛黄然后死了,有些是长白色的毛,最多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上面有些白色的液体就像酸奶一样的东西先是只有一点然后越来越多最后全部发霉死了。我想要苔藓种植养护和生病处理方法用什么药用什么土种用什么水浇和日照,只采纳最详细的,有用的话再追加分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挖回来的苔藓,种植前要用喷壶把苔藓背面的泥土冲刷干净。这里的干净是指无残留有机物。挖来的泥巴不能用。推荐使用泥炭土,以细腻的粉末状不结块为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8
苔藓常采用营养繁殖,但也可在培养基上进行孢子繁殖。进行营养繁殖时常用以下3种方法: 1.穴栽:五六株栽一穴,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在平整的地面上。 2.片植:将苔藓一片片铺设在预先平整好的土地上,稍作镇压,适量淋水,使之与土表紧密相连。 3.断茎:苔藓再生力很强,将苔藓切成细段,均匀地散布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覆上一层细土即可生长。 苔藓刚栽植时竞争能力很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刚栽植时应加强除草。当苔藓植物密被基质表面后,杂草就几乎不能侵入。苔藓植物对空气湿度要求较严格,在管理中要采用一些喷灌或喷雾装置来适当调节空气湿度,以利于苔藓生长。大多数苔藓植物适于偏酸性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土作为酸性基质。
移植苔藓第一步:采苔。
苔藓的来源一般有两个:自采和网购。网购其实完全没有意义,一则不环保,从某一方面来说间接破坏了地方绿化;另外浪费资源,平白浪费了人力物力。苔藓其实分布广泛,可以说房前屋后、墙脚石缝、门前的花坛,自家的花盆里都可以见到。只要一定的湿度和光照环境,苔藓完全可以人工培育,独立打造成景。
笔者采苔藓一般有两个去处:绿化的灌木丛和花坛。灌木丛里的黄土是从来山野运来,一并带来还有有一定条件即可密集生长的“假丛灰藓”,可以适当的多采集一些,原因见(图1)。

花坛长满各式杂草,而杂草下面就是各式漂亮的葫芦藓、壶藓和其他不知名的苔藓品种,就可以间隔一定距离的采集一些。过于茂密的杂草一般较少见生长较好或者数量较多、品种多样的苔藓,这个和苔藓喜欢温暖、湿润、较弱散射光的环境有关。
如果碰到密集漂亮的苔藓(如葫芦藓),成片采集后地上可能会留下一块难看的裸露的土面,可以从边上采集几块同样种类的苔藓,分散布置进行补缺(图2、3)。在这几块补缺的苔藓上踩上几脚,并不会对苔藓造成多大的伤害,反而有助于苔藓和泥面的贴合,尽快地恢复生长。经过雨季的几场雨水洗礼,苔藓基本可以恢复,并慢慢长回原来的样子。笔者以为:【只要苔藓密集生长的地方,必定是具备适合苔藓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外界条件,所以要成功移植和培养好苔藓,在花盆内营造的小环境和养花场所的局部环境,必定要创造接近苔藓原生地的生长条件】。

另外笔者喜欢的就是从已经培植成型的苔藓盆面来采取,这样的苔藓品种纯正,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效果选取苔藓品种。移植到别的花草盆面上,即可成为一幅让人喜爱的小品(图4、5)

还有一种移植苔藓的方式是秋季翻盆时掺入露台上的沉积土,盆面不用移植也能长出混搭的苔藓。在几场秋雨和春雨过后、经过一个生长的季节之后,苔藓总是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长出来,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图6、7、8)。当然部分山苔品种和比较稀少或者在城市比较难以采集到的如柳叶藓等苔藓品种,都采用保守的方法保种和繁殖,等数量多了以后再移植(图 9)。这当中还有另外一个作用:由于养殖苔藓环境的变化,不同环境的苔藓外形表现有所变化,这个也可以再暂养后,根据配景需要再选择需要的苔藓品种。而一般抗性较强的如灰藓或者墙藓等苔藓品种,可以不用包装放在阴凉处的地面上,个一段时间洒水,可以保存一段时间。苔藓最忌讳潮湿保存在不透气的塑料袋中,容易导致苔藓得灰霉病,再行移植成功率就不大。

移植苔藓第二步:移植用土。

要移植苔藓一般以沙壤土比较好,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又比较透气。家庭养花可以使用烧过的蜂窝煤球和园土按照一定比例来混合,盆面用细一些的混合土,就比较适合移植苔藓。保水性强一些的基质也是可以的,如黄泥土和草炭。黄泥土温州本地经常用来腌制咸
鸭蛋,土质酸碱性未知,质地较好的黄泥土细腻、含有富含矿物质,掺有少量的风化岩颗粒。生长在黄泥上的多为美姿藓、毛氏藓等山苔,原生地多为不积水但具有存水能力的坡地环境,湿度高、昼夜温差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辩证地灵活运用黄泥土来培养、达到成功移植苔藓的目的。市售的草炭一般都比较细,品种较差,保水性很好这个特点是优点也是缺点。具体变现为初期苔藓服盆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由于单纯草炭干后不易浇透水,或者由于过湿,苔藓呼吸作用不畅,苔藓容易徒长或者逐渐干枯黄化。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做好疏水层,另外还有通过在上述基质中再掺入一定比例的颗粒,这样就可以基本上解决沙土通透但是保水能力不够、粘土富有腐殖质但通透性不够的问题。

移植苔藓第三步:移植步骤。
在花草的盆面上移植苔藓,如同盆景作品铺设苔藓一样,都是在最后进行的步骤。依据笔者以往的经验,移植苔藓最好在花草移盆换土的同日,或者在随后几日进行操作,这样苔藓可以最大程度地适应花盆内盆土的墒情变化,达到共生的目的。长久时间没有更换盆土的花盆,由于盆土板结,即使有苔藓着生,也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墙藓等苔藓品种或者生长不良。

苔藓可以略带薄土进行铺设,一般不建议对苔藓进行水洗,表面干燥的苔藓直接铺设,这样铺设好的苔藓盆面比较饱满。当然个别需要表现清雅意境的盆景除外,对苔藓品种的选择也有不同。苔藓铺设依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铺设比较紧凑,或者适当留白,也可以点石
、辅助地在盆面种植其他叶子小巧的植物(如天胡葵、小叶冷水花、铺地堇等)。苔藓边铺设边用手或者筷子粗细的竹签、牙签进行压紧(图10),使苔藓和盆土贴合紧密,这一点对苔藓是否能够很好地服盆至关重要!花草盆面的小石子妨碍贴合的东西都要事先除去(图11),以免影响铺设苔藓和盆土的贴合。

移植苔藓第四步:移植完毕后的管理。
苔藓铺设好以后,可以采取浸盆的方式给水;如果花草事前换盆已经浇过定根水或者已经浸盆,可以直接往苔藓表面喷水,顺便将苔藓移植操作时遗留的残土除去,并有清洁花盆表面、修整作品整体效果的作用。浸盆水一般浸润至花盆的半腰以上即可,让盆土内的水分慢慢渗透至盆面。浸盆时间可以长一些(一般半日左右),这样苔藓本身所带的土和盆土可以进一步融合。浸好盆以后,将花盆从水桶里取出,放置阴凉没有大风吹拂的地方,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服盆管理。期间早晚喷水一次即可,如果遇到下小雨,可以将花盆从遮阴处彻底淋雨无妨,雨后又移回原处。花盆略见散射光即可,强烈的太阳直射对苔藓服盆无益,一旦苔藓所带的薄土和盆土被日晒脱离,再喷水犹如重新进行苔藓铺设的工作,服盆的时间无疑又延长了。半个月以后,如果见到苔藓有部分新绿或者前段变灰色后端的绿色不变,即证明苔藓已经服盆。这时可以将苔藓移置可以晒到一二小时散射光的地方,仍不可让强光直射,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

秋天深秋到初夏前的一段时间都是移植苔藓的黄金时期,我移植的苔藓一般半个月左右即可初步见到服盆的迹象,一个月或者三个月左右即可正常生长或者呈现比原生地更好的良好生长状态。
碰到移植所需苔藓不够的情况,可以象足球球片一样间隔布置(图12、13),等它服盆后慢慢长满整个盆面,这样融合后的苔藓片与片之间十分自然,看不出人为的痕迹(当然一步移植到位也是可以做到的,多移植几次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体会了,苔藓布景的效果也就出来了)。合理地移植苔藓,可以起到保湿、保护植物根系(图14、15)以及美化盆面的作用,值得大家去尝试。追问

能不能不要粘贴复制啊,这篇我早看过了,我想要的是怎么养护,浇什么水用什么药,泛黄长霉有白色分泌物怎么处理如何防治

第2个回答  2021-02-25

苔藓怎么养:苔藓盆景的日常养护和清洁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