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亲的称呼是从人类文明起源开始就有的,那么我国古代都是如何称呼母亲的呢?
一、最常见的称呼:妈妈。《广雅·释亲》 中有注:妈,母也。“妈妈”是自古至今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久的称呼。在“妈妈”的基础上,不同地域根据口语的习惯衍生出各种叫法,比如阿妈、阿娘等等。
二、封建等级鲜明的称呼:母后。中国古代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阶级划分鲜明。皇室公卿处处都彰显着和平民不一样的等级划分,连称呼上体现的十分明显。比如皇帝的孩子们要称呼皇后为“母后”,称呼自己的亲生母亲为“母妃”,到了清朝按照满人的习惯,称呼皇后为“皇额娘”等等。而到了非皇室家庭中,依然能看到鲜明的等级划分,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孩子们称呼嫡母为“大娘”或者“太太”,而“太太”是明朝开始对官僚家夫人的专用称呼;称呼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姨娘”或者“小娘”,可谓是处处体现着鲜明的等级划分。
三、对外人介绍时的称呼:家母、家慈。前面冠一个“家”字,体现出亲属关系的明确。
四、外人对自己母亲的称呼:令堂。与“家”字是自称相对,“令”字是尊敬客套的字,相当于“您的”,而“堂”是内室的意思,古代内室多代指女性,所以用“令堂”来尊称对方的母亲。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按照身份的划分,还有“嫡母”、“庶母”、“继母”、“乳母”等能体现人物具体身份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