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道门》你能否打开那扇门?

如题所述

前面的故弄玄虚现在揭晓谜底,那个走进第九道门的正是约翰尼德普扮演的典籍侦探科索。看了该片我突然想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该片从内容和场面上远远不及《西游记》,但其核心实质是类似的。科索就像是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的合体,而那个暗中保护他“取得真经的”神秘女人就是如来派的观音等大神,只不过这个“如来”很可能是恶魔撒旦。影片开始还按部就班:一个神秘人物自杀前将一本神秘书籍《第九道门》卖给酷爱典籍的收藏家,收藏家派一无良侦探去寻找世上仅存的另外两本并探清哪本为真品。探寻过程充满危险玄机,先后多人死于非命,其间还透露出一个低劣淫乱的邪教组织——小蛇会所,他们膜拜的真经就是这本《第九道门》。和《罗丝玛丽的婴儿》一样,最终科索进入了邪教会所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最后那个寻取真经的典藏家竟然为升天自焚,只可惜真经未炼成,科索竟然得到神秘女人帮助得以功德圆满,这倒是和《西游记》不一样,毕竟孙悟空是取代不了唐玄奘的。

一个无良侦探为何能够得到撒旦的青睐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真经我没有能出头绪,但是我好像明白了一点:天使与恶魔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其实我倒很能理解罗曼波兰斯基为何能够拍出这么多的诡异的影片,对邪教能够描绘得那样恐怖、真切,寒彻骨髓,因为他自身的经历与之息息相关。1960年3月,波兰斯基从波兰国家电影学校毕业,带着一部新拍摄的短故事片。他来到了他的出生地--法国巴黎,在这里,他的作品引起了欧洲电影界的注意。回国后,他拍摄了使他多次获得电影节大奖并名噪世界影坛的影片《水中刀》。这部影片和他的婚姻竟然有些相似:两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大动干戈,女人的丈夫却是那个不得不善罢甘休、撒手而去的人。随着影片的成功,波兰斯基告别了自己第一场失败的婚姻,他的妻子演员芭芭拉·拉斯另寻新欢离他而去。

随着《罗丝玛丽的婴儿》的热映和塔特的怀孕,波兰斯基以重金在比弗利山的班奈迪克山谷购置了一套豪华住宅,这就是著名的茨埃罗大道10050号。但好景不长,命运女神再次与波兰斯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69年8月9日的清晨,这座气派的豪宅成为了屠戮与血腥的地狱。经警方证实,包括女主人塔特在内有五人被害,尸体上总共发现102处刀伤,且均中数枪,死者表现得极为痛苦。已有八个月身孕的塔特身中16刀,她和化妆师杰伊·斯普林被用绳子吊在起居室内,凶手用她的鲜血在墙上涂写了“杀死猪猡”、“起义”等口号,而此时的波兰斯基正在伦敦筹备新片的拍摄。由于没有任何物品失窃,凶案显得扑朔迷离,波兰斯基本人也成为了警方怀疑的对象,甚至有人猜测这与《罗斯玛丽的婴儿》中的魔鬼家族有关。1969年12月1日,洛杉矶警察局长埃德·戴维斯宣布经过8750个小时的工作,塔特凶杀案终告侦破。凶手系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一男三女四名成员,而幕后主使者就是他们的领袖查理·曼森。关于凶杀动机,有说曼森希望以此惩罚统治阶级的奢华堕落,也有说房子的前任主人曾与曼森有所过节,无论如何,塔特血案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儿时的丧母与如今的丧妻之痛使波兰斯基的创作变得更为黑暗,《麦克白》和《唐人街》等影片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4

波兰斯基曾说过:“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也许对抗魔鬼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魔鬼,1977年,波兰斯基因猥亵少女而远逃欧洲,直到如今仍无法踏足美利坚的土地,但他对电影的痴迷却依旧执着。1979年拍摄的《苔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的《苦月亮》更是着魔似的将扭曲的情欲和暴力倾泻在影片中,成了一部情色经典。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2003年,《钢琴师》的上映让波兰斯基再一次成为了全世界观众和电影人瞩目的焦点,该片获得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关于战争,在如今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政局中显得颇为醒目。影片的主旨不是对战争的反思,而是人类对生存的渴望。真实的屠杀,没有夸张,也没有淡化,却更为残酷

 一个有着这样惨痛的经历的导演他的自身就是一部惊悚大片,他的任务就是将之艺术化处理就可以了。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像他那样惨痛,但悲催之事也会常有,我有时也常常在想:人是真的一生下来就有罪的么?赎罪、自我救赎会长时间的伴随我们左右?!的确是的,如果我们在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常有这种危机感,我们就是圣人,就是先知,我们就能够将自己的快乐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