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地理位置

如题所述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截至2013年,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叶县、鲁山、宝丰、郏县4个区5个县(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平顶山市区面积90多平方公里,人口102万。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临许昌,南接南阳。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以中心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8802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至33°49′,东经113°04′至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21.5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 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年总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4.8~1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无霜期214~231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春季和秋季是比较适合到这里旅游的季节。

地形地貌

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北往南看,大体有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700米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石膏、耐火粘土、石灰岩等57种矿藏,尤其煤、盐、铁储量较大。煤田面积1044平方公里,原煤总储量103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储量6.64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76.3%,矿石品位20.78~44.13%;盐田面积4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000多亿吨,含氯化钠90%以上,居全国井盐第二位;石膏储量3.16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77.3%;铝钒土、粘土、花岗岩、水泥灰岩、石灰石等几十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能源、冶金、建材、化学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淡水资源

由于平顶山市地处淮河流域上游,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量364立方米,低于河南省人均406立方米的水平,占中国人均2100立方米的1/6,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0,为极度缺水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