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究竟是不是个真正的剑豪

如题所述

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就是。
俞大猷虽然用兵如神,但他的兵法策略却不是通过军事著作学来的。
这哥们比较奇特,好看《易经》。
通过《易经》悟出兵法,又自著《剑经》。
关于俞大猷有这么一段记述。
“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嘉靖辛巳岁,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见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复着芒鞋,扶竹杖,游本山大小庵场,历达摩面壁石洞,遍览金乘珠藏、龙步虎音之区。见寺前一山地,其形势更奇,又告小山上人曰:‘此地可建一小院,以增此寺之胜。’小山而慨然曰:‘建院之责,愚僧任之,即平治其基以经始也。剑诀失传,示以真诀,是有望于名公。’予谓:‘是,非旦夕可授而使悟也。’”
这段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俞大猷听说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套秘传的剑法,于是跑过去参观,然后寺里就有人给他演示了一下。俞大猷看后非常失望,说“你们这不行啊,这剑法学的只是皮毛,没学到真正的精髓”。然后一众僧人表示同意,说“您说的对,我们恳请您给我们传授一下真正的剑法”。然后俞大猷就传授了。
这则记录看似简单,但其中有一点被人们忽略了,而这一点又很不简单。
那就是一种僧人,凭什么会平白无故的就认同俞大猷说的话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俞大猷是艺高人胆大,凭着一身本事去砸场子去了。因为技压群雄,群雄才认同。然后这货装完B就跑。
中国古代,武将实际上是不强调个人的勇武的。更注重战略、战术和骑射。中国古代战争规模较大,一次交手双方兵力能够达到数万甚至十数万。个人的勇武面对集体的攻击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战场上更注重的是相互之间的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排兵布阵”。
相反日本地狭人稀,在战国时代一个大名手底下也没几个兵。大名也有大小之分,像一般的小大名手下的部队才百十来人。因此个人的勇武是很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