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为了荆州和刘备翻脸、破坏孙刘同盟?

荆州的重要性难道胜过东吴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
有人说“荆州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荆州水军优势荡然无存,又得罪盟友,把自己暴露在两大敌人之下。实乃不智之举。东吴的正确战略应是攻取淮南,所谓守江必守淮,淮南寿春为其首都秣陵门户,取得寿春,可继续攻打徐州,总之要以淮南为跳板,再徐图荆、徐二州。因此虽然吕蒙之计得逞,但可以说从全局来看,东吴为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这话对吗?

因为荆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对刘备来说,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对孙权来说,它可以使孙权的势力从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同时也可以解除上游对孙权的威胁。这样一个地盘,大家都是必争的。

刘备一旦拿下了益州,荆州的压力会变得空前巨大。因为刘备有南郡,或者有荆南四郡的时候,他的力量还很弱小,孙权还可以不紧张。刘备把蜀郡和汉中都拿下,整个长江上游都是刘备的,孙权肯定紧张。这一点,刘备集团的人应该预料到,但是没有预料到。

等到关羽丢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丢失了荆州的时候,刘备就感到紧张了。荆州是丢不得的,必须把被孙权夺去的荆州再夺回来,于是才有了“夷陵之战”。

“东吴的正确战略应是攻取淮南,所谓守江必守淮,淮南寿春为其首都秣陵门户,取得寿春,可继续攻打徐州,总之要以淮南为跳板,再徐图荆、徐二州。因此虽然吕蒙之计得逞,但可以说从全局来看,东吴为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其实这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完全正确。首先我们并不是作为统治者去考虑问题,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现在如此,古代亦如此。在当时互相割据、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敌人、朋友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孙权为了遏制曹魏力量就必须联合刘备,但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出力最大,曹操败走之后,却得不到荆襄之地,确实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荆州扼住长江咽喉,不管是曹魏还是刘蜀哪个得到了,都可以顺流而下威胁东吴都城建康,作为统治者来说,首要任务是保证本国安全和遏制独大一家。

对于曹魏,孙权有长江天险可守,而相对于刘备,如果刘备控制荆州,东吴自然就等于无险可守了。所以必须取得荆州的控制权,北抗曹操,西御刘备,这是孙权的战略。虽然荆襄是四战之地,但是却是长江以南政权的必争必守之地。

举一个例子,可以知道荆襄对于南方政权的重要性。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一直希望和金议和,但是在荆襄被收复之后才与金国谈判,原因是占据了荆襄之地,等于有了个金国议和的底气,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后来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就是先拿荆襄开刀,打了十几年,才最终拿下了襄阳,灭亡了南宋。

扩展资料:

借荆州是三国时赤壁之战后的历史事件,即刘备借荆州,刘备向孙权借土地,鲁肃成功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已经得到益州,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索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说:“等我取得凉州后,一定奉上荆州。”

孙权说这是刘备的推托之辞,于是任命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但都被关羽驱逐。孙权大怒之下,派吕蒙率二万军马夺取三郡。

孙权对荆州的野望不是一天两天,而荆州的归属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看做取得天下的先期筹码,站在第三者角度看三国,刘备可以做出先曹魏后孙吴的策略,对孙吴来说则不现实,面对曹魏,一没有天时之利而没有地理之便,想迅速消灭之完全不现实,所以孙吴的主要讨伐目标是蜀汉还是没错的。

伐下蜀汉,出汉中取关中然后可窥中原。而蜀汉便利的多,按隆中对的策略,天时一变,汉中一路,荆州一路,两路齐发可迅速讨伐消灭曹魏,如果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孙吴大可以苟延残喘,可惜孙权不是那样的人啊。三分天下是被迫的结局,三家谁都没有熄灭一统天下的雄心。

比较三家实力最有可能实现统一的是曹魏第二家是孙吴第三家才是蜀汉。联合抗曹没有错,但在曹魏没有实力或者说暂时不能进攻的时候拿下蜀汉,不违背孙吴的利益。而关羽的擅自行动正好给了孙吴机会,如果不是陆逊被八阵所阻(其实是灭蜀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那蜀汉最先灭亡,天下成南北汉的格局将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荆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1、夺取荆州不是战略失误,是孙权必须做的。

这一点刘备集团应该想到的,就是刘备一旦拿下了益州,荆州的压力会变得空前巨大。因为刘备有南郡,或者有荆南四郡的时候,他的力量还很弱小,孙权还可以不紧张。你把蜀郡和汉中都拿下,整个长江上游都是你刘备的,孙权肯定紧张。这一点,刘备集团的人应该预料到,但是没有预料到。等到关羽丢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丢失了荆州的时候,刘备就感到紧张了。荆州是丢不得的,必须把被孙权夺去的荆州再夺回来,于是才有了“夷陵之战”。

荆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对刘备来说,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对孙权来说,它可以使孙权的势力从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同时也可以解除上游对孙权的威胁。这样一个地盘,大家都是必争的。

为什么不等刘备打败曹操再动手?
(1)曹魏不好打,刘备虽然在汉中得胜,但是曹魏元气未伤,曹操老骥伏枥,刘备何年才能打败曹操?他能打败曹操吗?
(2)假使刘备真的打败了曹操,岂不是更加强大?孙权还能动得了他吗?

应该说,孙权打荆州,时机是掌握得非常好的。

关羽初战告捷以后,就处于相持阶段,与曹仁的守军、徐晃的援军相持不下。此时的关羽已经进退两难。如果关羽拿下襄阳和樊城,他的力量是不够的,只能从他的根据地——南郡的公安和江陵抽调军力增援;而公安、江陵是关羽在荆州的大本营,这些地方的守军主要是防备孙权的力量,一旦抽走,关羽的后方就非常空虚。所以,此时的关羽非常犹豫。这时吕蒙献计“忽悠”关羽,使其上当,放心地把南郡的守军一拨一拨地抽调到了襄樊前线。

于是,吕蒙白衣渡江,发动突袭,兵不血刃拿下公安、江陵,吞并荆州,一举消灭了关羽。这一系列行动,可以说是极为成功,手段堪称高明。

2、东吴“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已经改变,孙刘同盟破坏是早晚的事,也是必须的事。

孙权和曹操的勾结,不但出乎关羽的意料,也为许多人所想不通。孙权和曹操不是敌人,和刘备不是盟友吗?怎么会和曹操化敌为友,和刘备反目成仇?其实,在多边政治关系中,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敌人可以变为朋友,朋友也可以变为敌人,全看利益所在和形势如何。赤壁之战时,曹操是最大的威胁,当然要和刘备联盟。但现在,刘备在“接”得南郡,夺取益州,据有汉中之后,又占领了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和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刘备的地盘已经越来越大,而且连成一片。如果关羽再拿下襄阳、樊城,对江东的威胁就大了。作为一个长江下游的地方割据政权,江东集团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备和关羽在自己的上游越做越大。这已经不是“吞刘”以“自大”的问题,而是“扼刘”以“自保”的问题了。

关羽虽然是“大意失荆州”,有“一时疏忽”的成分在其中,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

孙权集团曾多次派人向刘备讨回荆州,但都无功而返。但事实上,荆州是曹、孙、刘三家都想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谁都不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在孙权集团这边,原来极力主张联合刘备的鲁肃去世后,接替鲁肃的是新一代的领袖吕蒙,而吕蒙是主张“吞刘自大”的。因此,吕蒙接任后,孙权集团“吞刘自大”的呼声日益高涨,荆州的问题也就显得非常紧张、非常敏感。

关羽是一代名将,但却不是政治家,对于政治问题缺乏必要的敏感。

拿下荆州对于孙权集团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孙权的势力从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同时也可以解除上游对孙权的威胁。孙权曾派人屡次索要荆州,刘备拒不归还,这使得两家的关系急剧恶化;但是东吴大都督鲁肃是主张维护孙刘联盟的,而且鲁肃在前线和关羽两军相对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工作,不希望两家翻脸。同时远在成都的诸葛亮也是主张维护孙刘联盟的,因此两家一时还没有开打。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吕蒙接任了东吴大都督。吕蒙就向孙权密呈计策,说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抗曹操是不是一定要依靠关羽?
因为这就是鲁肃的主张嘛,说曹操是更凶恶的敌人,为了对付这个更凶恶的敌人,我们对关羽得好一点,得靠着他。吕蒙说,未必。吕蒙对孙权说,主公完全可以派孙皎据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蒋钦率军一万在长江上游弋,末将自己为主公前据襄阳。只要有这样一个战略部署,我们还怕什么曹操(何忧于操),又何必一定要依靠关羽呢(何赖于羽)?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问题:关羽是否可靠?吕蒙说靠不住。吕蒙说,关羽君臣,(实际上就是指刘备、关羽这一伙人)巧取豪夺,反复无常,根本就靠不住,绝对不是我们的依靠对象,也绝不可以视为自己人(不可以腹心待也)。他们是迟早要和我们翻脸的。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对我们下手,只不过因为主公您神武圣明,末将等人也还活着。如果现在不先发制人,那么,等我们这些人都呜呼哀哉了,还搞得定吗?所以关羽是靠不住的。

孙权认为很对,但是孙权还有一个问题,于是孙权就和吕蒙说:你看,我们是先打徐州呢,还是先打荆州?吕蒙说,徐州好打,拿下徐州并不成问题,但是守不住。因为徐州这个地方一马平川,是北方的骑兵纵横驰骋的战场,我们拿下了徐州,今天拿下,明天曹操就派人来夺,我们没有个七八万人你别想守住。不如去打荆州,荆州既能够拿下,我们也守得住。孙权说,好。于是定下了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拿下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的七月份,关羽发兵攻打襄阳和樊城,这就是著名的“襄樊战役”。吕蒙“白衣渡江”,从背后袭杀了关羽,夺取了荆州。

3、楼主引用的那段话不正确,孙吴没有“把自己暴露在两大敌人之下”,孙权是与曹操结盟之后才进攻关羽的,而作为政治上的盟友,曹操和刘备都不可靠,只是利益使然。
说“为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更是扯淡,孙吴灭亡是因为它是“非士族政权”,而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士族地主阶级统一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4、孙吴灭亡的根本原因。

孙吴和蜀汉一样,原本没有资格建国。孙权的父兄靠着武力抢了一块地盘,但那在理论上只是帝国大厦里面的一套公寓,孙权自己是没有房产证的。

孙权的建国路线和战略方针就是“江东化”,亦即“本土化”。东吴政权的主体,原本是以周瑜为代表的淮泗将领,和以张昭为代表的“流亡北士”。这些人都是外来力量,党羽不多,势力不大,根基不牢,可以放心使用。但也正因为如此,孙权不能单靠他们来建国。单单依靠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东吴就永远是一个飘忽的政权。因此,孙权只能“江东化”,也必须“江东化”。于是,他毅然将一部分政权和一部分兵权,分别交给了顾雍和陆逊。在孙权那里做官的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子弟,更是数以千计。这样一来,江东士族就和孙吴政权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孙吴政权的利益,就是江东士族的利益。即便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江东士族也要捍卫孙吴政权。这正是孙吴在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差,持续时间却又最长的原因之一。�
但是,一切策略都是双刃剑。“江东化”虽然夯实了孙吴政权的基础,却也改变了孙吴政权的性质。前者是孙权希望的,后者则是孙权害怕的。这就使得孙权内心分裂,心理变态,作风刚愎,作为乖张,对江东士族更是疑神疑鬼。事实上,孙权临终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一个大将军诸葛恪,一个会稽太守滕胤,都是“流亡北士”的后代。孙权是至死都不真正相信江东士族的。因此,孙权淫威独擅,用刑严峻;东吴言路不通,离心离德。吴国成为内部最不稳定的国家。更何况,江东士族也斗不过北方士族,因此孙吴终于亡于晋。

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因此,他们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有冲突,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5
不对,这是有失立场的本位主义观点。
荆州对东吴同样很重要,而且南郡夷陵这些郡县,也都是东吴花力气打下来的。既然孙权当时出于同盟情意,把荆州借给刘备,之后刘备就该信守诺言有借有还,多次使手段赖着不还是没道理的。
刘备多吃多占不讲信义,坏了规矩不守道德,又岂能指望别人一直甘当傻子,不和他计较?他占别人便宜就可以,别人占他便宜就不可以,这不是强盗逻辑么?
守江必守淮是没错,但前提是长江都归你所有,否则上游都让人占着,随时顺江而下打你没商量。孙权既然可以背盟偷袭刘备,刘备就不会小人一把,从上游偷袭孙权么,谁能打这个保票,刘备将来不会背盟攻打东吴?这事没人敢打包票,恐怕刘备自己都不敢。
站在刘备的立场跨荆益二州,是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荆州对刘备很重要。站在孙权的立场划江而治二分天下,同样是榻上对的战略方针,荆州本来就在计划之中。相比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二分天下的榻上对,需要获得的地域空间需求更多。
后来因为刘备的异军突起,孙权已经更改了原来二分天下的初衷,孙权知道变通,他刘备为什么就不知道变通?既然是同盟,这也太不知道体谅对方了吧?
然后还有什么孙权的正确战略应该如何如何,什么是正确的战略,在我看来二分天下,南北分治才是孙权正确的战略,早知道刘备是这么个白眼狼,当年就该帮着曹操灭了他,或者干脆不借荆州,益州孙权不会自己占了?为什么非得给刘备做帮手,结果还帮忙落不是,这是什么道理?
反过来说,隆中对难道就是刘备的正确战略么?既然夺取了益州,合不效仿刘邦,他怎么不也变通变通,干脆放弃荆州,把全部兵力投入益州,北上夺下关中,然后就和始皇高祖一般成就帝业?
实际上又怎么样呢?刘备对孙权到是不手软,居然还反过来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荆州,在湘江和东吴对峙了,这一举动反而便宜了曹操,从汉中进逼巴蜀。刘备真是好样的,再把兵力拉回去守土保境,他倒是去实现隆中对啊,乘着曹军待着汉中,既然都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荆州了,何不干脆拉上关羽荆州人马一起北上宛洛,何必再来回折腾。是没胆还是什么,当年他劝刘表偷袭许昌倒是能说会道,轮到他自己了怎么也一样怂了,那次可是曹军最分散的时候了,怎么不去实现隆中对指兵宛洛呢?
所以说,什么才是对谁最正确的战略,这个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还得取决于孙刘自己。
以上。
第3个回答  2011-01-03
不无道理也并非完全正确 首先我们并不是作为统治者去考虑问题 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在互相割据的局面下敌人朋友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孙权为了遏制曹魏力量就必须联合刘备 但是赤壁之战孙权出力最大曹操败走之后却得不到荆襄之地 确实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荆州扼住长江咽喉 不管是曹魏还是刘蜀哪个得到了都可以顺流而下直取建康 作为三国统治者来说首要任务是保证本国安全 和遏制独大一家 对于曹魏 孙权有长江天险可守 对于刘备呢 如果刘备控制荆州 自然就等于无险可守了 所以必须取得荆州的控制权 北抗曹操 西御刘备 虽然荆襄是四战之地 但是确是长江以南政权的必争必守之地 从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它对于南方政权的重要性 宋高宗一直希望和金议和 但是为什么荆襄失守后一定要收复之后才于金国谈判呢 还有为什么荆襄一失守 南宋就灭亡了呢 这个道理对于孙权自然比宋高宗清楚地多
第4个回答  2011-01-03
荆州市必争之地。陈寿《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提到过。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其中诸葛亮说道“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说明了荆州的战略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