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爱打游戏的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家的孩子曾经也是一个爱打游戏的孩子,那么我是这样教育他的:

一.建立家规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让孩子完全不打游戏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是这样他商量的:你认为一天玩多久的游戏比较合适?他说:一小时吧。然后我说:好吧,就这样定了。其实在跟他聊天之前,这个玩多久的时间在我的心底自己有一个时间段了,只要孩子说出来的时间能在我接受范围内,我都答应。

然而,规矩是孩子自己定的,所以他在执行期间是很积极的,到点了,自动自觉地交上手机,自己做作业去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也行。

二.每天都参加户外运动

在每一天的放学后或者是晚饭后,都应该到户外走走,做一下适量的运动来消磨一下孩子的精力,那么他回到家里就会忙着吃东西,对打游戏的欲望不太强烈。

三.适当地做心理辅导

我们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跟孩子聊天,听一下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然后会慢慢灌输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学习,因为学习是你以后最轻松的出路。所以在这个求学阶段,我们必须要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的好与坏,全靠沟通与关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教育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教育孩子,家长可以采用沟通三部曲。

1、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才是主体,家长不应该本末倒置。发生了一件事情,家长应该要主动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为自己辩解,全方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给予孩子正确的定位。

很多家长先入为主,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难免会想要呵斥孩子,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往往会以偏概全,倒不如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进一步认识孩子的行为。

2、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

很多父母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而是孩子的某些行为触动了父母的敏感神经,因此,家长可以试着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做这件事情,让我很不舒服。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即使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同时也通过这种告知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被家长重视,同时孩子会进一步理解家长的行为,彼此之间的了解更进一步。

3、引导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孩子之所以不断的采用同一种应对方法,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以积极地引导孩子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法。让孩子懂得走出原有的误区,从而采用新的方式面对问题。

孩子屡教不改,并不是孩子真的和家长作对,家长首先应该要放平心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让孩子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积极思考,努力解决问题。
第2个回答  2022-03-31
教育爱打游戏的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陪孩子打游戏,然后从打游戏在娱乐中逐渐启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
小发明小创造,这些思维创新,就需要激励孩子的知识积累,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知识不够,不管是物理、化学、数学、还是生物地理。都会和游戏有关联。
逐渐把孩子的游戏兴趣转移到学习上,通过学习,知识积累在运用到游戏中,而这种方法会逐渐让孩子在学习中远离游戏。
跟孩子说教游戏的危害性只能起到事如其反的作用。只有大人亲身体验游戏,然后善于诱导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让孩子感到知识不够。个人觉得这样的教育远比禁止孩子打游戏更有效直观。
第3个回答  2022-03-31
孩子爱打游戏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身为家长该怎么办?

邓学军:新学期开学后,有些孩子出现了大幅度成绩下滑和厌学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给家长以下建议:

一是断其根源,消除接触环境。游戏如同毒品一样,作为未成年人,仅凭自身自控力无法抵御游戏的诱惑。消除掉一切接触的源头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在这件事上家长必须果断并坚守,不要反复拉锯。

二是寻找替代,更新环境。游戏最大的危害是让人生活在虚幻中,独处在封闭环境中。作为父母,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带着孩子到户外去,通过运动如爬山、骑行、健身、球类等做好兴趣转移和替代,让孩子在阳光和大汗淋漓中发泄畅快。多陪孩子参加高雅的音乐会,参观各种博物馆,参加各种研学和手工活动,在家里更新书库,增加阅读书目等。

三是寻求学校及老师的帮助,通过学科学习和学校主题教育让孩子能够意识到游戏的危害性。从自身内心处戒掉游戏。
第4个回答  2022-03-31

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世界,爱玩的天性以及大多数儿童和亲少年心智不太成熟,导致他们很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所谓的“网瘾”。


网瘾的症状:

●上网时间失控,每天4小时以上;

●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上网;

●严重影响工作或学习;

●造成人际关系问题;

●不上网玩游戏会出现身体症状,如头痛、乏力、烦躁不安。一坐到电脑前,症状即消失。


面对自家孩子的“网瘾”,很多家长采取了较极端的方法:都试图采用说教甚至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严重的甚至送去所谓的“戒网所”。

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帮助孩子戒除网瘾要靠家长和老师共同为孩子改变周围环境。


专家解读

“我们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发现家中没有上网环境的孩子,沾染上网瘾的概率会更大。‘拔卡’会压抑孩子对网络的好奇心,他会想方设法通过网吧等其他方式去接触,结果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提到的这个调研指的是去年团中央权益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直辖市)开展实地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1864份,小组访谈和深度个案访谈近千人。

这份调研报告结论之一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上网行为的监督、指导与网络成瘾有密切关系,父母上网的、家里能够上网的、上网电脑放在父母能有效监管地方的网瘾比例低。”


另一个结论是:“缺乏娱乐活动场所是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25.7%的中小学生觉得附近基本没有可以去玩的免费课外活动场所;64.1%的教师认为,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课外活动不丰富,活动场所少。


确实,大家也看的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对自己的孩子越来越纵容。现在的小孩接触这些东西都接触的太早。许多孩子每天除了读书,吃饭,就都只是玩手机。家长们估计看着也烦,但是纵容他们这样发展下去,不说有“网瘾”,对眼睛和身体也是不好的。如果用暴力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造成双方都不愉快的结果。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显的极为重要!

1、预防孩子患上网瘾,应该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相关教育。有的家长因为太忙,想让孩子安静下来,就让孩子玩手机和电脑,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玩手机和电脑不会带来问题。因此,有些孩子很小就已经迷恋上打游戏和上网,养成不良习惯,以致难以纠正。



2、明令禁止孩子上网可能会引起反效果。其实现在的孩子对网络的沉迷就像上代人对金庸小说或者电视的沉迷差不多。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商量制定可行计划,耐心教育。一定要和自己的孩子好好沟通,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深远。家长之间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好好的说教会更加重要一点。



3、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即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学会分清好坏轻重,懂得掌握分寸。从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强项入手,鼓励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



4、持之以恒,不怕反复,耐心教育。一定要和自己的孩子好好沟通,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深远。不要太相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好好的说教会更加重要一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