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虎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硬派小生还是大腹便便?

如题所述

古代武将长什么样,根据现代美术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来看,大多是身形挺拔,身材颀长,一幅标准的现代特种兵形象,比如下面这些图。

这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的美化。

古代武将的真实形象,其实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画作里可以看得很清楚。拿岳飞来说,从连环画到荧幕形象,岳飞都是三绺长髯,面目端正,一看就是个浓眉大眼的典型正面形象。

那么岳飞的真实形象是什么样的呢,南宋画家刘松年有一幅《中兴四将图》,里面有清楚的描绘。

这幅画里的岳飞,白面无须,脸大眼小,身材威武,颇为壮硕,肚子明显凸出,与熟悉的岳飞形象大相径庭。

岳飞是宋朝的,再看看明朝的。

明初开国名将一大把,最猛的非常遇春莫属,在连环画里,常遇春是这样的:

在影视剧里,常遇春是这样的:

不难看出,共同的特点是面相凶恶,一幅猛男的样子。

那么再看看常遇春的肖像画,是这样的:

与流传的形象相比,有所差异。常遇春长得并不凶神恶煞,相反还颇为斯文。不过从身材上看,即使他穿着宽大的朝服,也不难看出常遇春是个胖子,肚子比岳飞更大。

常遇春是明初名将,再看看晚明时期。

李如松,李成梁之子,万历朝名将,曾在万历三大征里立下平灭哱拜、入朝大败日军两大功勋,被明日朝三国推为名将。

李如松的戎装画像是这样的:

相比岳飞常遇春,他看上去更加魁梧胖大。

除了这几位名将,不少古代武将的画像都是如此,无疑,这些画像更接近名将们的原型。历史上的武将们,并不是硬派小生,更应该是膀大腰圆,“将军肚”这个词也就是这么来的。

用现代竞技运动来解释一下,更好理解一点。

拳击大家都知道,严格按照体重区分重量级,这就是因为在类似的训练条件下,体重和力量成正比。

体重越大力量越大,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之间根本没得打,哪怕你拳术再高,对手能硬扛你数拳不倒,你可能一拳就被KO,这比赛还怎么打。

举个美国拳王埃里克-斯科特的例子,他是个典型的胖子,重达425磅,也就是385斤。看他的照片,感觉满身都是肥肉,这正如同古代那些武将画像一样。

埃里克从1994年进入拳坛,打了77场拳击比赛并赢得了其中的67场,在这67场中很少有打判定,基本都是以ko结束,在他巅峰时期他更是取得了一次15连胜和一次34连胜,并获多次卫冕IBA超重量级拳王头衔。

埃里克绝不是个例,拳坛上称霸的拳王们大多是胖子,比如福尔曼、泰森,都重达300多斤。

现代竞技按体重区分量级,回到古代战场可不是这样。大家互砍时不会去找同一量级的对手,反而越瘦弱的越容易成为目标。残酷的生存法则之下,矮小瘦弱的被淘汰,能存活下来的就是高大强壮,力量占优的精兵,这些人经过战争的洗礼,逐步成长为将领,比如岳飞、常遇春就是这样。

武将大都是胖子,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古代武将的选拔制度。

能从小兵脱颖而出,最后成为将军的士兵是少数,大部分小兵都是炮灰,跟岳飞、常遇春同时期参军的小兵,能活到最后的100个里未必有一两个。

古代武将的选拔,更多的是来自勋贵世家或是军官家庭。这些将门子弟,家境远远好于一般士兵,家族能为他们提供物质条件,保证他们吃饱吃好吃出将军肚,以保证战场上的生存率,同时他们入职就是从军官起步,更容易晋升为将领。

比如李如松,起步就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戚继光则从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起步,这已经是中级将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要亲临前线,乃至亲手杀敌,在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的平壤一战中,李如松胯下战马都被日军击中,他只得换马再战,在之后的碧蹄馆一战,更是被日军团团包围,经过血战才杀出重围。如果李如松没有过人的体魄,亲冒矢石的风险显然更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目前有记载的武将长相《中兴四将图》中就有岳飞的长相记录:白面无须,脸大眼小,身材威武,颇为壮硕,肚子明显凸出
明朝常遇春:同样是身材威武,肚子也非常大。
从以上两位的模样大概就能够看出,其实古代的武将大多都是身材魁梧之人,毕竟想要举起很重的武器,自身的体重也不能差太多。再加上练武之人需要大量的消耗,所以他们的食量也非常大,所以大肚翩翩也就非常正常。
第2个回答  2020-11-06
更偏向大腹便便,首先体型大更具有稳定性,可以参考相扑选手,其次身体脂肪含量大更不容易伤到内脏,还有许多地方的肌肉是需要特地训练的,古人并不一定有这个意识。
第3个回答  2020-11-06
古代的大将军长得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非常英俊,有男子汉的气质,有的也是大腹便便的,这是因为很少有大将军冲锋陷阵。
第4个回答  2020-11-06
虎将基本都是非常健硕的,不一定高达威猛,但是重在一身凌然杀气,给别人一种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