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为什么他没当上掌印太监呢?

如题所述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第一次调整时,增设司礼监,主要负责掌管宫廷礼仪。当时的司礼监,只是众多内廷机构的其中之一,而且排在最末尾。

后来,等到明宣宗朱瞻基执政时,司礼监的权力得到很大提高,开始负责管理皇帝文书和印玺。再后来,随着明朝内阁制度的完善,内阁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皇帝为压制这种局面,就在内阁中设置了“票拟”和“批红”两道程序。

票拟就是内阁提出对某件事情的处理意见,而批红就是皇帝对于内阁意见进行审批,但由于明朝后期皇帝的怠政行为,批红这个程序就逐渐交由太监来代替执行。 

因为,当时司礼监主要负责管理皇帝文书和印玺,所以这个批红的职责,自然而然就落到司礼监的头上。在这种背景下,司礼监遂上升为“十二监”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的机构。

当时,司礼监内部设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和提督太监。其中,掌印太监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主要负责保管皇帝的印玺,完成“批红”最后的盖印环节。至于秉笔太监,地位仅次于掌印太监,主要负责保管皇帝审核奏折的御笔,完成“批红”中的批阅环节。 

通俗点解释,就是明朝政府处理某项事情的正常流程,是先由内阁大臣提出解决方案,然后由皇帝审阅,如果皇帝同意这个方案,就让秉笔太监在这个方案上面打勾;如果皇帝对这份方案不满,就会让秉笔太监在这个方案上写上自己的改进意见。 

当然,不管是直接打勾,还是写上自己的改进意见,接下来这个方案都要再移交给掌印太监进行最后的盖章确认。如果掌印太监认同这个方案,就直接盖章确认,然后交由内阁去执行;如果掌印太监不认同这个方案,可以拒绝在方案上盖章,并将其打回去重审。

从这里可以看出,掌印太监的权力,可以说是非常大,因为他能直接否决皇帝和内阁大臣的意见,所以当时人们又把掌印太监与内阁首辅相提并论,而把秉笔太监比作是内阁的次辅。

在这种背景下,司礼监也形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的内朝机构,他们在权力上,完全可以与内阁这个外朝机构分庭抗礼。

回到魏忠贤身上来,他作为天启年间最有权势的太监,按理说掌印太监理应当由他担任才对,但为何他却仅仅只担任一个排名第二的秉笔太监呢?其实,这个主要是由这两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决定的。

首先,掌印太监的权力虽然最大,但他只有否定权。换句话说,对于内阁提出的方案,它只能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对其进行修改,更不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背景下,掌印太监的权力,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皇帝审核或修改过的方案,掌印太监又哪里敢否决呢?

反观秉笔太监,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方案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虽然通常情况下,他的看法和意见,都是皇帝的授意,或者事先要经过皇帝的首肯才行,问题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愿意事无巨细,所以这个时候秉笔太监的操作空间,就变得非常之大。

比如,如果皇帝非常勤奋,凡事事必躬亲,这样秉笔太监自然就变成一个传话筒,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问题是,如果皇帝非常懒惰,而且又对这个秉笔太监非常信任,让他全权代理自己进行批复。在这种背景下,这个秉笔太监的权力,就变得非常可怕!

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秉笔太监,已经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国家的军政大事进行干涉,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关键是,皇帝既然愿意把这样一份权力交由秉笔太监来全权处理,也就意味着秉笔太监的意见,皇帝都是默认同意。这样一来,掌印太监又哪里敢否决呢?

与此同时,按照明朝的规定,通常情况下,东厂都督都是由秉笔太监来兼任,这样秉笔太监又相当于掌握了一支监察文武百官的特殊机构。面对这样一份武装力量,再配合他可以直接干涩军国大事,在这种背景下,秉笔太监其实就相当于在扮演皇帝的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魏忠贤只当秉笔太监的原因,因为天启皇帝对他实在太信任,将批复内阁方案的权力全都交给他直接负责。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跑去当掌印太监,不是白白放弃手中这份大好权力吗?因此他就举荐王体乾去当掌印太监,自己则继续当秉笔太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掌印太监的权利虽然最大,但他只有否定权,换句话说对于那个提出的方案,他只能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对其进行修改,更不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掌印太监的权利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魏忠贤只当秉笔太监的原因,因为天启皇帝对他实在太信任,将批复内阁方案的权利全部都交由他负责,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跑去当掌印太监,不是白白放弃手中这份大好权力吗?
第2个回答  2020-11-18
因为魏忠贤的能力有限,不足以担当掌印太监的职务,所以他没当上掌印太监。
第3个回答  2020-11-14
不想当。魏忠贤算是明朝最有权势的太监了,司礼太监是属于可以议证的而掌印太监是只能同意或否定内阁的提案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