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对群臣说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8

当时的曹操,是真的在考虑迁都。因为:他正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

当时,正是曹操的“低谷期”,也是孙刘反杀曹操的唯一一次机会。

紧张的曹操集团

关羽水淹七军后,梁郏、陆浑等地“盗贼”与关羽遥相呼应,为关羽支党。

曹操提出要徙都已避其锋。

而其他人的反应,也表明:曹操并没有反应过敏。

樊城,曹仁准备弃城。满宠对曹仁说:如果弃樊城,大河以南,“非复国家所有”。

而劝说曹操不要迁都的司马懿、蒋济也只是强调:可以联合孙权。他们也全然没有提自己的大军!

曹操不是兵多将广吗?他的部队呢?

是不是被牵制在其他地方,赶不过来呢?

不完全是这样!

各处力量均不足

当时,曹操在各条战线的兵力都严重不足!

1、东线。

孙权与吕蒙曾商议:现在是取荆州呢?还是去取徐州呢?

吕蒙答:现在去取徐州,一定能打下,但以后不容易守住。所以,应该袭击荆州。

看来,在孙权、吕蒙看来:对面的曹军兵力并不强。

2、西线。

西面,刚刚从汉中败回关中的曹军倒是云集了不少名将。曹洪、曹真、曹休、张郃等人都在该处,曹彰也率军抵达了长安。

可是,刘备在拿下汉中后,却并不担心,只是把汉中交给魏延把守,自己回到成都去了。

看来:刘备在西线的压力也不大。

那么,庞大的曹操军团去哪儿了呢?

对“青黄不接”论的看法

历史学家方树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黄不接。

曹操集团,当时采用的是世兵制。即:世代为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


曹军精锐的武装,都是在190-200年左右成军的。

此时,这一代经验丰富的老兵已接近50岁,而后面补充上的新兵战斗力远远不及。

因此,这几年,曹军战斗力青黄不接。

世兵制下,确实会在一些时候出现青黄不接,战斗力下滑的情况。后来,诸葛恪也用这种方法计算魏、吴军战斗力的对比。

这确实可以解释:为何汉中之战、襄樊之战曹军战斗力下降(先抵达前线的徐晃所部皆是新兵)。可是,要由此来解释曹操缺兵,则有些牵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