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为什么只看表面,不看实质?

如题所述

因为很多人的眼光都没有那么长远,只愿意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而不愿意去深究事情的本质。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说:从正面看,它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峰;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千姿百态各不同。这句诗也告诉了我们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要懂得了换个角度看事物。比如,那鲜妍的罂粟,千娇百媚,却是害人的毒药。而那浅浅淡淡的桃李树,虽是不言,却下自成蹊。玫瑰虽然外在异常鲜丽,但如果你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它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刺;但莲花却不同,莲花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它的里面也包含着丰富的果实。人们常常在意外表,因为美丽的外衣总会令人愉悦,丑陋的皮囊会让人生厌。人们也总是认为美丽之下还应是美丽,丑陋之中还是丑陋,这种可怕的意识如一张密致的网,网住了人们望向青天的眼。又比如,王安石的邋遢不羁,鲁迅的不修边幅,爱因斯坦的蓬头垢面并不会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相反,而今的某些人却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和物质上的条件,却轻视了对自身思想,文化,道德境界的追求,这样浑浑噩噩于世,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这更突显了拥有一双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慧眼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具有莲花一样的品质,使人观其外在很美,观其内在更加高致。

卡耐基说:“不透过外表看本质,就永远无法看清真实的人和事。”巴尔扎克说:“外表不应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依据,外表也不应该成为人们断言优劣的凭证。”干瘪的种子,长出的会是颗粒饱满的果实,而颗粒饱满的果实,种下得到的却是干瘪的种子。物亦如此,人亦如此。拿破仑驰骋沙场,征战四野,锻造了一个时代,而这样的英雄,身高却不足一米六。拜伦,用笔尖触碰着时代,为理想奋斗一生,而这样的浪漫诗人,却天生跛足。红楼中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凤心狠手辣。贾瑞的郁郁而终、尤二姐吞金自尽,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的美,是毒药。而雨果笔下的加西莫多,面目丑陋,身体畸形,被人们称为“野兽”。而这样可怕的人,却有着一颗圣洁纯美的心,他虽不美,却魅力无限。人的主观其实很不可靠,因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外表。外表不应决定一切,不美也许是最美。美丑之分,不应在外表,而应在内心。虚有其表,再光鲜也是无用;其貌不扬,却可能千古流芳。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胸怀和修为,更是一种态度、情怀和修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