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他是敢死队班长,孤身干掉越军指挥所,被授一等功臣,他是谁?

如题所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对越反击战最真实的写照。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对越反击战及其后10年两山轮战,我军有近万人在战场壮烈牺牲,其中很多烈士遗体都没能运回国,长眠异国他乡。

在这10年对越作战中,解放军先后有200余人被授予“一等功臣”荣誉称号,这一等功臣可不是那么好拿的,从人数之少就可看出,而在很多一等功臣都是牺牲后被追授的,健在的就更少了,马玉革就是一等功臣中健在的一位。

马玉革,1963年出生于陕西榆林,1983年参军,从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历经班长、排长历练,后成为兰州军区某机步旅副政委。1986年马玉革所在的兰州军区奉命前往云南,参加两山轮战。到了前线后,队伍没来得及休整,便以投入了战斗。

马玉革带领全班战士负责坚守“李海欣高地”的两个哨位,“李海欣高地”之前咱们介绍过,是唯一一个以一等功臣李海欣人名命名的高地,战斗之艰苦可想而知。就是在个高地上,马玉革带领全班战士坚守了110天,越军前后组织了16次进攻,皆无功而返。由于马玉革出色的完成坚守任务,很快他又接到了一个号称是对越反击战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这就是1.7战斗。

1987年1月6日,上级交给马玉革一项命令,由他担任敢死队3班班长,带领11名战士,进攻越军据守的425高地的4号阵地,由于这是一次秘密突击任务,因此马玉革需要带领敢死队穿过越军层层防区,秘密达到指定位置。

前往425高地潜伏是肯定不能走大路的,只能从峭壁与悬崖处通过才能出其不意,这样的地形越军认为解放军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因此把重兵都布置在主路把守。1月6日凌晨天还没亮,马玉革就带着敢死队的11名战士,沿着悬崖峭壁,秘密向越军阵地接近,他们通过人梯接力,通过了这段长90余米、70多度的陡峭山坡,经过近2个小时的摸进,秘密潜伏到了离越军阵地只有8米远外的草丛中。

越军万万没想到,在他们身边就潜伏者一支奇兵。由于离我军主攻时间还有25个小时,在这25个小时里,马玉革和战士们就一直趴着一动不动,连进食都不能,这需要足够的意志才能坚持下来。

1987年1月7日凌晨7点,对425高地的战斗正式打响。越军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阻击我军的大部队上,那曾想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还有这么一支奇兵。马玉革一声“打!”敢死队员,立即将暴雨梨花般的子弹射向越军阵地,马玉革拿着手榴弹和爆破筒,先是炸掉了越军七号屯兵洞,炸死越军4名看守,进而又将5公斤重的炸药包捆包在一起,孤身一人,冲进越军指挥所,拉响炸药包,干掉指挥所里的14名越军,一举拿下425高地的4号阵地。

越军4号阵地失守后,又重新组织兵力反扑,马玉革组织敢死队死守,打退了越军4次进攻,越军只能停止进攻,最后425高地被我军拿下。在这次战斗中,马玉革大腿和手部都被炸伤,但却始终不下火线,配合主力成功拿下了425高地,立了一大功,创造了两山轮战精兵奇袭的一次典范,后马玉革被授予“一等功臣”,“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在马玉革参加的两山轮战期间,他收获了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如今的马玉革依旧还在服役,虽然不打仗了,但他始终还是保持着从战场上走下来的那份血性。

历史九点半,每晚与你一起读历史。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如果你也爱历史,请关注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