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融合现状及如何发展

如题所述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顺向融合的方式,如兴办产地加工业、建立农产品直销店、发展农业旅游;也可以采取依托农村服务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业逆向融合的方式,如依托大型超市,建立农产品加工或原料基地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融合发展,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一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主要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设施落后,导致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低下,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上多点增值,有搞种养的,有搞加工的,有搞销售服务和在第三产业上进行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的,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企业增收。
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是中国矛盾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同步是农业农村没有办法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同步。
我们要求四化同步,四化短腿就是这个,所以需要追求产业振兴,需要追求一二三产业融合。
现在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层,保守估计至少三个亿,乐观估计九个亿。九个亿多少,把全部欧洲人口加全部美洲的人口加起来等于九个亿。我们有这么多需求产生了,得需要有新供给。在这种情况下要催生新的业态,新的业态一定需要一产、二产和三产相加或者相乘,这是融合,是重要趋势。
如果只做一产,就是农业1.0版本靠天吃饭;如果只做二产,把农业做成二产就是靠地吃饭,靠密集的投入;如果是做农业三产化,可能靠人吃饭,靠人来消费,不管农家乐也好,还是各种各样的旅游也好。
一二三产融合是尽量把农村的一二三产跟城市里面的倒置过来的一二三产相融合,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布局。我们知道农村肯定一产大,三产少,城市正好倒过来,两边相加或者相融都是很好的业态。
在农业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把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特产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农业综合体具有三大功能:社会公益性功能、企业盈利性功能和生态环保性功能,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途径和抓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