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翻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出自《吕氏春秋观表》。

原文:

八曰: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凡居於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数。人事皆然。事随心,心随欲。

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故圣人於事志焉。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徵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幸,其数不得不然。郈成子、吴起近之矣。

译文:

任何衡量人的心, 观察事物的人, 都不必进行精细的考验, 也不必深入。天空很高, 但太阳云的雨露还没有休息, 地面很大, 但泉水草鸟和野兽还没有灭绝。所有在天地之间的四重奏中的人, 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实现互利, 但他们之间却有无数的危险。

人和事物也是如此。事情取决于心, 心取决于欲望。欲望是没有限制的, 人的心也是没有限制的。一旦人的心没有极限, 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无法理解。人们的思想是隐藏的, 很难窥视, 就像深渊难以衡量一样。因此, 圣徒在检查事物时, 必须首先遵守那些行动的人的愿望。

圣贤之所以超过普通人, 是因为他们可以有远见卓识, 如果想有远见卓识, 就必须检查体征和外表。没有外表的迹象, 但想做远见卓识,一般人一样是不可能做到的。虽然真相很容易观察, 但幻觉很难检验, 无论哪种情况, 圣人都无法贸然下结论。

一般人无法检查体征和外表, 所以不可能达到先见之明。由于无法达到先见之明, 人们相信先知是靠神圣的力量, 是侥幸。事实上, 先知并不依赖神的力量, 也不是侥幸, 但圣人必须根据症状来看待。郈成子、吴起就接近于先知先觉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战国晚期的吕不韦,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人。他由商入政,扶立国君,进入政治高层。他志向宏大,主编《吕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后人一般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在管理思想史上,这部书有着特殊的价值。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

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氏春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事情取决于人心,人心取决于欲望。欲望是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人心一旦没有了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可以被了解了。

出自《吕氏春秋观表》。

全文为: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之一)》

八曰: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凡居於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数。人事皆然。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故圣人於事志焉。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徵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幸,其数不得不然。郈成子、吴起近之矣。

译文:凡是衡量人心,观察事物,不可不精审,不可不深人。天算是很高了,然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却不曾休止过;地算是很大了,然而水泉草木飞禽走兽却不曾灭绝过。凡是处于天地之间四方之内的,本来都应该尽力做到互安互利,可是它们之间互相危害的,却数不胜数。人和事情也都是如此。事情取决于人心,人心取决于欲望。欲望是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人心一旦没有了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可以被了解了。人的心思是隐藏着的,难以窥见,就像深渊难以测量一样。所以圣人考察事情必先观察行事之人的志向。圣人之所以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能先知先觉,要想做到先知先觉,就必须审察征兆和表象。没有征兆表象却想做到先知先觉,就是尧、舜也和一般人一样不可能做到。虽然真象易于观察,假象难于考查,圣人不论对哪种情况都不可以匆忙下结论。一般人不能审察征兆和表象,所以就无法达到先知先觉了。无法达到先知先觉,就认为先知者是靠神力,是靠侥幸。其实先知并不是靠神力,也并不是靠侥幸,而是圣人根据征兆表象看到事理不得不如此。郈成子、吴起就接近于先知先觉了。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