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拟人。将落花和青山人格化,并将一地落花被风吹起的样子比作波浪,将青山比作桥梁,十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烂漫风光,这两句诗出自《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常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

(1)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3)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三、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四、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五、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