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如题所述

古诗词鉴赏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高职生的诗词鉴赏大多只停留在“一对一”的学习基础上,就是说读懂了一首诗,了解了诗词的大意,但却无法拓展到其他没有读过的诗词,这就是没有很好的掌握古诗词鉴赏方法的问题。
一、品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品读作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主要作品、人生经历、诗词的内容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内在联系。所谓“论世”就是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与时代环境对于作者的影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作者的主要作品、人生经历、诗词的内容与作者气质的内在联系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李后主李煜的诗词主要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内容匮乏;第二类为降宋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李煜降宋之后的词作大多凄婉孤寂,充满忧伤、悔恨,眷恋的思想感情,更多的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思念故土的情怀,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与惋惜之情。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之评价。
二、捉意象,感悟意境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鉴赏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意象的字面色彩和感情色彩。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暖色调传达积极乐观、急于入世、意气风发的情感体验;通过冷色调传达消极低沉、颓唐迷茫、孤寂凄凉的情感体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作者的富有生活情调,对生活充满热爱,无比欣喜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月照,泉流,竹喧,莲动”这些动态的景物,传达山间秋天的月夜是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产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后在诗歌发展的漫长的历程当中形成了传统意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古人善于对自然界的一切赋予情感,高山、流水、花草、树木本无情感,但是通过古代诗人的艺术重塑,自然界的一切皆有情,皆通人性。比如说菊花―高洁的品质,梅花―孤傲,不谐流俗的品格,莲花―代表爱情,桃花―代表美,人荷花―洁身自好的品质,牡丹―寓意富贵,丁香―愁思或情结等等。
在古典诗词当中几个或若干个意象的组合,才能创设出诗词的意境,通俗地讲意象的设计与组合是为意境的创设所服务的。通俗地讲,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那么在诗词鉴赏当中怎样感悟其意境,怎样把握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有三个技巧性方法:
1.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的诗是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寄予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如:“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作者通过“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组合创设雄壮、开阔,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和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借人、事抒情
此类诗歌多以历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题材,作者借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借助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之义举,表达出作者自己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出语掷地有声,正气凛然,不让须眉,虽身为女子,对靖康之变亦是激愤难当。尤其“至今思项羽”一句, 其英雄气概令苟安者汗颜,抒发一女子的炙热的爱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3.托物言志
此类诗多借助某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通过孤雁的心志表达心中的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诗人与孤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给读者创设了一种暗淡、渺茫、寥落、孤寂的意境。   诗歌的主旨常借助意境来表达,通俗地讲是让读者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作者正是通过借景抒情、借人、事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衬托诗歌的主旨,给读者提供无限遐想的空间的。
三、抓“诗眼”,赏析寓意
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诗眼”是指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意味和精神内涵的词或字眼。一般情况下绝句的四句诗与律诗的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存在着“起、承、转、合”的节奏与诗韵,而其中的“合”处往往是诗人寓意的亮点,即“诗眼”。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诗中表现作者情感意味和精神内涵的一联显然是尾联,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多病和孤独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寓意。
四、体会修辞,领悟作者的感情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词人描写闲愁就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一样繁多,像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一样纷乱,像淅沥不止的黄梅时雨一样绵长,令人无法排遣。拟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富有乡土气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对偶(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无比惊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反问(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能不忆江南?”这一反问,即点题又强调对江南美景的无限向往与喜爱之情。通感(“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林东美《西湖亭》),前一句写鸟鸣之快如剪刀,听觉与视觉沟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之艳丽,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鸟声与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异常形象生动。对比(如:“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过华清宫》李约),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生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诗人通过咏史抒怀,感叹王朝兴衰,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总之,体会,明辨各种修辞手法是领悟作者本意,体会诗人真情实感,感悟意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重视诵读,咀嚼关键
在古诗词鉴赏中,诵读是感悟古诗词的前提,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诗词的意蕴内涵。诵读经典的方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朗诵,一种是唱诵。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配乐的形式,可以反复诵读,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可以根据诗词风格的特点,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咬文嚼字”的方法,咀嚼关键词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把握古典诗词的韵味。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能,从而形成“自学”的终生受用的素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5/view-585514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