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

如题所述

有科学研究表明,往往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心理学家将这个现象叫做“达克效应”。
1999年,研究者Dunning和他的同事Kruger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四个实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那些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倾向于高估自己。
比如当他们实际得分处于较低的那12%时,却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的得分在人群的60%以上。对于面孔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
有70%多的人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好,这不符合我们的数学概率逻辑。
这类盲目自信的人,不仅难以客观地认识自己,还可能在一个团队中总是抱怨别人的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局限。
“自我服务偏差”与达克效应类似,指的是过度高估自我的一种心态,顾名思义,当我们去解读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个,而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也就是一种过度乐观的心态。
比如在一项合作任务中,如果出现了问题,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是他人的原因,而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这也是自我服务偏差的体现。
对于那些拥有盲目自信的人来说,一旦在团队合作中遇到了某些问题,他们会有强烈的自我服务思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么抱怨运气不好,要么责怪自己的同事、队友表现的太差。
而这种归因方式往往是没有成长性的,只能让他们更加怨天尤人,并且得罪了自己的队友和同事,缺乏自我反思,导致自身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2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因为,有科学研究证明,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就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其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达克效应的表现。

能力越欠缺的人,越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容易高估自己,无法客观评价他人。

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似乎什么都懂,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听者的我们,有些领域确实所知不多,都判断不了他说的有几分真假。要么一脸懵地崇拜,要么鄙视他装。但换个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嘴炮。可能了解过一两个词,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门学问。这种人,在知识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自称对书法通古博今,其实写得一手烂书法,他却自认为很好。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

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所以有时候,对于一些自信十足的脑残,又无从指责时,静静看着就好——他早晚会被狠狠打脸的。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请教弟子:“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一年有几季呢?”

弟子肯定地回答:“这很简单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啊!”

客人却摇了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决定到孔子那里去找个说法。孔子看了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

你跟他争辩,吵到天黑也不会有结果的,随他去吧!”

这个世界上的三季人太多了,眼界越狭小的人,越觉得自己顶天立地不可一世。

不用和三季人争辩,因为他们只会坚信自己的“真理”,你跟他们争辩,只会是浪费时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