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的经验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和扶持为主的政策
由于中国经济的极端落后,建国初期的任务只能是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调整经济,允许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经济形式存在,而不能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完全消灭掉。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说:“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①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表明了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我们只有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下,才能达到目标,如果没有这些保障,“想要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中,个体经济在数量上占到绝大多数,这在活跃城乡经济、吸收一部分人就业等方面,极大地弥补了国营企业的不足,这个时期如果要消灭中国的私有经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样做无异于对本国经济的自我封锁。因而,毛泽东主张在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积极的一面,又要采取措施限制其消极的作用。
2、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为了使满目疮痍、奄奄一息的国民经济尽快得到恢复,人民的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新生的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发展国家经济。如通过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工业原料,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解决企业原材料匮乏生产停产的问题;针对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少、原料供应紧张和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实行工业产品的国家收购和加工订货,此外还扩大对企业的贷款,解决了他们缺少资金的问题;由于战争的破坏,建国初期的交通状况极端恶化,城乡不通对城乡物资的交流带来极大的阻碍,各级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剿匪反霸,恢复交通,一系列得力措施的实行,不仅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也活跃了城乡经济,为以后经济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正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无疑是春霖雨露,经过三年的经济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与此同时,党和人民政府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进行了限制。“对于私人资本主义采取限制政策,是必然要受到资产阶级在各种程度和各种方式上的反抗的,特别是私人企业中的大企业主,即大资本家。限制和反限制,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认为可以抛弃‘节制资本’的口号这是完全错误的。”@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也必然是艰巨的。限制,是要把资本主引导到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轨道上来,并且尽量的避免其消极的影响。“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这三句话概括了资产阶级的本质,他们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的,因此,必须进行长期的斗争’’。圆因此,1949年至1950年初,进行了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反对资本家扰乱金融、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的活动;1952年,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这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劳资两利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两利的度?公私兼顾,如何兼顾到双方都心悦诚服?这个度又该如何把握呢?周恩来对此作了回答,“在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一,不能孤立地讲公私兼顾,而一定要在服从国家经济领导的条件下讲公私兼顾;第二,不能抽象地讲劳资两利,而一定要在承认工人阶级领导的前提下讲劳资两利,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第三,不能盲目提倡生产,而一定要逐步实现国家生产总计划的领导;第四,不容许谋取暴利,而只能在国家规定的限度和议定的价格内取得合法的利润;第五,不能容许行贿、欺诈、偷税漏税、盗窃、引诱等犯法行为继续发生,听其侵蚀人民政权损害国家财产,腐蚀国家工作人员。"限制资本主义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限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国民经济,限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因此,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
其消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并且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益成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在。
现实启示: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9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经验是:

①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最终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②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