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放到我的家乡的意思就是:从小看大。这是一个很有预见性的格言。这里面含有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知识。3岁之前,我们一般称他是孩子发展的最初阶段:婴幼儿期。我们人类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按照心理学大事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的生活非常幸福,那他的整个心理人生,就将在幸福快乐的烙印中前进。他的潜意识里全是快乐和幸福。以后的人生,不论是顺风顺水,还是布满荆棘挫折,他的潜意识里,是有强大的正能量在推动的。反之,亦然也。

       3岁至7岁,这个阶段,往往是孩子的幼儿园生活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门的规则意识,是非观念、性别意识等,都将逐步建立,他们的口语表达,动手操作、搭建材料、记忆力、儿歌背诵、故事演讲等将首次展现在同林人的眼前。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情商和智商,我们将明显得出结论。

         在对比中,哪个孩子将来学习好,哪个孩子将来有出息等,将通过数据分析和活动测试,逐一显现。另外,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一是明显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会不停地提出自己对外界现象的问题。例如,孩子3岁的时候,当他看到陌生的东西,就会主动问你:“这是什么?”或者问你“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有的孩子会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用铅笔或者蜡笔,在墙上,纸张上、地板上画出他对世界的理解与看法。

        虽然有时候,他们的表达非常幼稚,但是这就是伟大的人类智慧的产生。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参照相关的育儿知识,给他们买一些适合年龄段的书籍、玩具、音乐故事等,满足他们智力发展的需要。有的孩子在3岁的时候,可以整段唱歌,甚至跟着碟片学会唱戏。有的3岁孩子,已经能够模仿大人,进行舞台表扬,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3岁的时候,孩子之间的差别表现很大。这就是3岁看大的道理。


       7岁的时候,正是一个孩子从幼儿期,向学龄期过度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具体的形象思维,仍然占据着孩子们的是思维主要方面。看到一个现象,产生一种想法,用自己的实践去验证想法的科学探索意识,已经很明显的存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是,7岁的时候,孩子个性心理已经表现出另一种形态:破坏性。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看到小动物,就会拿石头去砸着玩,表现出极强的虐杀心态。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听话,骂人……总之,由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教育不同,家庭氛围影响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温顺、强势、霸道……属性,会不断显现。因此,有人说了7岁看老的观点。也是很有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8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民间一直流传的俗语,意指一个人他的品行和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有迹可循的。年龄只是一个约数,只可作为简单的依据。

首先说说“三岁看大”,一般幼儿从出生到三岁之间,给与其影响最大的是家人,生活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性格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家庭成员性格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各不相同。有研究表明幼儿在这一段时间智商是可以人为提高的,即使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不去刻意教育,他们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孩子生活在经常吵架的环境中,性格就会偏执,附带暴力隐患。生活在和谐美满的家庭中,性格会更趋向温和外向。三岁小孩从呀呀学语到可以跟人沟通,已经开始迈步走向文明,他无意识中选择的性格决定了青年时代的性格走向,三岁看大这个问题除了孩子本身的个性发展,也包括了其从幼年到青年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孟母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会选择不断的寻找适合居住的环境。

其次是“七岁看老”,孩子经过前期的家庭教育,能够做到与人沟通交流无障碍。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开始区分对与错,好与坏。开始因为接受系统教育而选择更换生活环境,此处"老"字并不是老年人的意思,泛指成年之后的个人成就。孩子的可塑性非常高,比如他现在喜欢绘画,将来就有可能在绘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同理喜欢读书,跳舞,唱歌的孩子们也是一样。

当然这一点不是必然的,再优秀的孩子也不能逃脱被家长忽视教育后的悲剧,还记得那个少年天才方仲永吗?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第2个回答  2017-08-07

这是句古语,是说从小看大,通过你3、4岁的行为看你的性情,7、8岁的态度看你的品德。简单说其实就是变相的在讲你的家庭教育带你怎样的品行,从小时候你的品德能看得出你的家教和以后的出息程度。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向那个方向发展,人在最初接触世界的时候是没有社会上的其他人的,你身边所出现的都是你的家人,家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影响他整个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可能是影响生命的。

一个孩子从认知这个世界开始,到他结束生命,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家人,而他作事的风格,处事的态度,待人的心胸和善良的天性等等这些都是受到家人的深刻影响的,古代男女相亲还有一个名称叫:相人家。这个意思就把找对象这事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在那个以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成婚的年代 里相亲的意思是“相人家”,也就是相对方的家庭,其中包括:家庭实力和教育水平,以及在当地的地位,用后来的话叫“成分”。而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你以后的出息大不大,以后事业或人生能否成功,在小时候就可以确定。就通过幼年时你的家庭教育带给你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来决定你后来所有的事。最开始,我不以为然,可后来我有了孩子,真正明白了“从小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是多么的有道理。我们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处事态度,真的可以影响你一生的道路。因此,孩子的学前的家庭教育可能是所有教育里最关键的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