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如题所述

  何为飞地?飞地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指那些隶属于某一行政区,但与本区域不相连的土地。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份或者地级市,其实都可能有着自己的飞地。至于河南地区的飞地则是比较多,有着十块。

 一般来说,国内各省中,飞地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河南省历史悠久。传说中的夏朝,既位于河南,因此河南有“最早中国”的说法。

  南阳市荆紫关镇所管辖的石槽沟村,被湖北全面包围,但其实是属于河南。有的说法认为,起初这个村里是没有人居住的,是湖北境内的一块荒地,而最先在这里定居的是一位河南人,所以也就导致了河南文化在这边蔓延开来。像这样而形成的飞地其实也有很多。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曾有过多次改道的经历。改道原因包括人为泄洪情况。河南范县的老县城和几个城镇,位于山东境内。起初范县归属于山东所有,后因便于对水利进行管理,所以将范县大部分的土地都划入河南所有,但范县的老县城和多个城镇,却被包围在山东境内,因而也就出现了飞地。

  平顶山石龙区归属于平顶山管辖,但是石龙区并不和平顶山本土相连。起初石龙区归属于其他市县所有,但后来由于石龙区发现了煤矿。为了能够整合煤炭资源进行开采,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开采成本。于是,将石龙区划归平顶山。进而出现了飞地的增多。

  飞地的增多不论是从哪个方面的原因来讲都是有利于管辖地经济的发展的。相信这些飞地村庄再政府的扶持下,经济能够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带动人民致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许多人一听说飞地,脑子里肯定第一先想到,飞行的土地?还是会飞的土地?其实都不是,飞地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某一个地方处于A地区,但它又属于B地区管辖,就像凭空出来的一样。

因此被人们称为飞地,中国飞地最多的地方,个人认为河南应当算其中之一,因为它与山东、陕西、湖北等省接壤,因此飞地的情况频发,在历史上弄出不少笑话,有的地区至今还未做出改变,那么为什么河南,会有那么多的飞地呢?

河南处于中原地带,是古代战争的频发地,因此历史上有许多王朝,都把首都建立在河南,当然了河南飞地之所以形成,也是有各种原因存在的,例如下面我们所说的范县,上面也说道,山东、河南二省接壤,是自古以来的邻居,范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归属于山东的,但从管理上来说,又归河南政府所管,在这座县城之中,你几乎可以几步就出省。

之所以会形成如今的局面,是因为1948年,中央政府能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仅仅持续三年,便被撤下省的称号,其隶下的县市,又划分回原来的省份。

范县一开始属于山东聊城地区,1963年河南、山东边界发洪水,河南为了泄洪开闸放水,却没想到把山东范县、张县等地给淹了,两省人民因此展开争吵,上方为了安抚民众,经过一系列的整改,范县这才成为河南所管。

而在河南的淅川县石槽沟村,也出现一个相似的情况,不过不同的是,范县是近代才有的,而淅川县是自古以来。淅川县的石槽沟村十分贫穷,坐落在大山之中,四面林山密布,交通非常不方便。这个村子仅有74户人家,大部分的女人是湖北人,根据当地的居民所说,此地的由来是一户贾姓人家。

据说这家人原本是河南贾沟村人,因为逃难的缘故,才来到湖北定居,但因为与当地的吴姓家族所不合,导致闹到了公堂上,当地官员无法裁断,便上书给当时的皇帝,但皇帝日理万机,国政繁忙,哪儿功夫处理两家土地纠纷的事情,因此便下令让湖北、河南两地的官员断案,哪一边赢了,石槽沟村就数谁的。

相信结果大家已经知晓,淅川县的县官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快的将此事处理完毕,因此石槽沟村,也归于淅川县所管,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结果仍旧是一样的,河南的飞地的很多,但是成因也是千差万别,当然了这些说法也是一家之言,作为参考就可以了,千万不可尽信,不过也有点好处,就是因为石槽沟村的关注度,政府给了很多扶持,当地村民们的生活,相信也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大到省级小到村级,在中国很多都存在着飞地,而在国外甚至国家级的飞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形成飞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河南因为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复杂,所以很多飞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河南与众不同的神奇飞地。

一、范县——“插入敌人心脏的飞地”

在河南范县县城有一条由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大街,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啼非的事情。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却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个人非要给北街的邻居写信,结果这封信先由镇邮政所寄出,再经过莘县、济南、郑州,最后到范县送到那个邻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时间。而如果南街的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邻居家,只需花五分钟。这就是发生在范县这块飞地上的魔幻现实。

在范县有一大片樱桃园,范县整个县城就被这个巨大的樱桃园包围着。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樱桃园在行政关系上却隶属于山东莘县的樱桃园镇。所以在这块地界就形成了“山东地里有河南县,河南县里有山东镇”的独特现象。而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52年讲起。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带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3年后这个昙花一现的平原省就被撤销了,而其下辖的县市就又划归回原有的省份。范县重新回到山东,隶属于聊城地区,县城驻在今日的山东莘县。时间走到1963年,这一年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金堤河遭遇特大暴雨。面对暴雨成涝的威胁,位于上游的河南省只能开闸泄洪。结果凶猛的洪水一发就不可收拾,直接就把下游山东范县、寿张县的农田给淹了。

两省百姓因为这事就吵起来了,事态严重了起来,为了合理协调好两省的水利纠纷,国家特地发文决定撤销山东寿张县的建制,从而将原分属寿张、范县两县管理的金堤河南部整体划归范县,而原隶属于范县、莘县的金堤河北部就整体划归莘县。

经过重新调整,原本交叉难解的金堤河分段治理难题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但当时为了更好的防汛,上级部门却把范县县城留在了山东,而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就顺势成了范县的辖区,但外围更大的樱桃园镇却还是隶属于山东莘县。所以这块隶属关系混乱的地界就像一个洋葱,虽然层次分明,但每一层却属于不同的主人。

二、淅川石槽沟——历史典故传下来的飞地

在河南淅川县同样有一块神奇的飞地——石槽沟,这个村子有点像中国孤悬海外的台湾岛,飞进了湖北的深山里。石槽沟村很穷,只有74户人家,全村加起来一共257人。村里85%的媳妇都是湖北人,包括建筑风格、民俗方言都和湖北荆楚文化很像。而关于这块神奇飞地的由来,据当地村民讲述,是出自一个世代流传的历史典故。

石槽沟贾姓居多,贾姓祖上原本是河南内乡县贾沟村人,当年因为逃难来此定居。有一年贾氏家族与附近湖北省的吴氏家族发生了土地纠纷,因为地方官员处理不了,案子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哪有多余的时间管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就传令石槽沟附近的鄂豫两省地方长官,说谁能了断此案,石槽沟就归谁管理。

当时的淅川县令毛遂自荐,很快就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处理好了这事,所以自然石槽沟就归淅川管理了。此后,石槽沟一直隶属于淅川县至今。

河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飞地,欢迎河南的朋友留言告知。

第3个回答  2020-02-07
河南飞地多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这里发现了矿藏,但是他的直属行政区太小没有能力管理,就被直接划到更大的行政区管辖。足以看出在建国的初期,国家对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重视。
第4个回答  2020-02-07
河南有那么多飞地,是因为这是政府政策所支持的,居民们只能听从居民们只能听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