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批评学生才有效

如题所述

综述:态度诚恳。批评学生,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能因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触动,丢了面子,就把心中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进行挖苦、讽刺。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的用意。实际上批评也是爱。

人都是有自尊的,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尊或虚荣就更强。当我们当众发现学生的某种错误的言行和举动,不宜在班会或公开的场合批评,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会令他们感到难堪,以致自惭形秽,甚者导致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消沉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1
(1)批评而不是责备
过去我们常常把批评的原则表述为“惩前毖后”,抑或是“杀鸡儆猴”,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主要适用“毖后”或“儆猴”。
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应该把批评的出发点建立在对学生的真诚、友善、同情和尊重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未来怎么改进,而不是只针对过去的错误。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尽量减轻批评给学生带来的反感,让批评发挥最大限度的正面作用。
(2)对事不对人
在批评学生时,要特别注意“就事论事”,不能动辄就以“微言大义”式的语言进行轰炸,尤其是不能用侮辱学生人格的办法来批评学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尊重别人的人格永远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师可以说:”你错了“,”这样做不对“,”你犯了严重的错误“等等这类没有针对性的语言,但是,像”你怎么这么笨!“,”你的脑子怎么一直不开窍!“,”你脑子有病啊?“之类的说法,绝对不能出现在批评学生的语言中出现。
(3)进退有度
一般来说,学生犯错大都是无意的。教师在批评甚至处罚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改正余地,要给他们”找个台阶下“,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虽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也要”该歇手时就歇手“,绝不应该采用过度的批评和处罚方式,”物极必反“,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个别化处理
许多教师喜欢在批评个别同学的错误时让全班同学”陪听“。理由是:批评了一个,教育了全体。其实,班级里除了极少数带有导向性的典型需要当众批评外,经常性地让其他学生”陪训“,一般都只能造成”一人受训,举班不欢“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个别化地处理学生的问题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有效原则。
(5)因人而异
心理学家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总结出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的批评方法。例如:对属于不可遏制的胆汁质学生——”冷“处理后采用回马枪法、逐步推进法等;对属于活泼的多血质学生——采取频繁提醒法、深刻印象轰击法;对属于安静型的黏液质学生——采取耐心说服法、逼上梁山式紧盯法;对属于抑制型的抑郁质学生——采取暗示法、和风细雨式谈话法等。总之,能否有效地、因人而异地批评学生,往往是教师的成熟度和沟通水准的真正体现。
好的表扬能激励学生,好的批评能让学生“知耻而后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8

如何做到有效批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