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病后,丞相李斯决定“密不发丧”,为什么

如题所述

秦始皇死病后,丞相李斯决定“密不发丧”有几个原因:

    当时秦国虽然统一了,但是国家并不稳定,很多国家的遗民还试图复辟,都在等待机会,秦始皇是在外出巡游是病死的,如果马上宣布天下,怕会引起天下大乱;

    秦始皇没有让太子扶苏跟随巡游,而是让太子到北方戍边,在没有人主持大局的情况下更会引起内乱;

    当时大太监赵高密谋要让胡亥继承皇位,于是对李斯威逼利诱等手段,一边秘不发丧,一边假传圣旨让最有声望的太子扶苏自杀,这样胡亥就可以名正言顺没有阻碍的继承皇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4
秦始皇死在外地,盲目发丧必然导致权臣夺权而内乱,即便秦始皇死在国都,没有万全的准备也是不能发丧的。因此吕后在刘盈死后因为担心局势不能把控,直到吕氏族人被任要职后才大哭起来。因此密不发丧不能理解为有夺权之心,只是为了稳定大局的权宜之计,至于立胡亥杀扶苏和李斯与赵高之间的对话太过离奇,如此绝密之事能泄露出来反而证明未必是真实的,司马公有主观之嫌,观几千年历史废长立幼比比皆是,难道都是权臣所为,反而多是出于君主之本意,难道因为秦始皇死了就死无对证可以随意编造么,至于扶苏、蒙恬之死理解为稳定政局消除内患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不能因此理解为胡亥之立不是秦始皇本意。
第2个回答  2017-12-24
因为始皇是病死在出巡的路上。作为丞相,李斯需要考虑稳定军心、民心,更主要的是要稳定大臣们的情绪。防止产生朝中动荡。
第3个回答  2017-12-24
保住自己的权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