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原因及对策?

如题所述

初中生心理异常表现和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智力开发,却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表现有利于一个人健康地成长。许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通过试验、调查发现,现在初中生,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初中生心理异常现象十分突出。现就初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家庭因素分析、矫正对策作粗浅阐述。

一、初中生心理异常的表现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于初中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家长过分依赖,缺乏自理能力。有一位初三学生晚上睡觉仍然需要奶奶、爷爷陪着,不少学生吃饭、穿衣要父母帮助,甚至连系鞋带、买作业本都要别人帮忙完成。

2、自主自私,排斥他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少考虑他人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等)的关系疏远,经常发生冲突。曾有一个学生在本班60多个同学中与近20人闹矛盾,以至于不说话。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现象和行为明显比80年代减少。

3、意志薄弱,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据了解,现在的初中生因家长、老师批评、教育而离家出走的事情时有发生,与家长、老师关系紧张的情况更不足为奇。

4、焦虑恐惧,胆小怕事。学习紧张,经事太少,缺少锻炼机会,遇事就不知所措。

5、孩童心理过重。一些初中生在家长、老师、同学看来仍像是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孩,言行、处事很幼稚,被看作“长不大的孩子”,家长、老师都为之担心和焦虑。

二、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家庭因素分析

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一是父母患有精神病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德国精神病专家卡尔曼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的心理异常发病率为68.1%若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发病率为16.4%;二是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身体多病、情绪经常不好、营养不良和经常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三是母亲分娩过程中的早产、难产或窒息也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这些遗传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异常,不少孩子直到上初中也难以矫正。

2、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娇生惯养,错误地认为“树大自然直”,使孩子自私、任性、孤傲的心理特别严重;二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主要表现为经常打骂、惩罚,使孩子形成胆怯、孤僻、自卑、撒谎的异常心理;三是不重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每次家长会或遇到家长聊天常常听到的是“请老师多多费心,打骂都行”、“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我们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等等,这里面不仅是家长的恭维和谦辞,也说明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或没有认真考虑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3、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一是盲目超前、拔高。家长错误地理解超前教育的含义,不当地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从小就学这班、上那班,搞得孩子身心疲劳、精神紧张;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总希望孩子将来要超过自己,并超过他人(主要是同龄人)。笔者曾对某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408名学生 家长问卷调查表明,有362名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这362名家长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占211名。学生仅来自家长的压力就很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也是引起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4、家庭情感环境不良的影响。情感环境,尤其是家庭情感环境是学生成长软环境,常对学生起到最直接的、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土壤。”如单亲家庭、父母不和、长幼关系不融洽、邻里关系不好等等,都容易造成孩子出现恐怖、抑郁、自卑、任性、胆怯等异常心理。据某资料调查,北京少年犯中父母缺一的占35.5%,俄罗斯占54.7%,日本占50%,少年犯最初均表现出心理异常。

三、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家庭矫正及对策

1、家长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一是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例如,一些不当的言行和世俗观念应适当地回避孩子,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孩子的表率和榜样。二是注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帮助孩子消除青春期性心理障碍。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阶段,在生活上与家长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多,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发育的规律,懂得一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协助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坦诚地与异性正常交往。

3、认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摆正孩子的位置。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疑惑和障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孩子能够愉快地、努力地,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至于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恨其不争,愤其不进,这样反而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过重,出现心理异常现象,往往适得其反。

4、常与老师交流,协助学校教育孩子。初中生首先是本身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开始与家长拉大距离,其心理反应和行为受同伴及自身思维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受老师的影响较大,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长,与老师尤其班主任接触较多,这就要求家长要常与老师交流、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出现心理异常能及时引导、教育、克服,使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