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豆角怎么了,怎么防治

如题所述

炭疽病

    这是霉病。 感染了叶子,叶柄,鞘。 种子也会感染。 物理防治方法与非豆科植物轮作,增加磷的化肥,注意排水,排湿。 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可采用福尔马林浸种或多菌灵,福美双混和进行。 叶面可喷代森铵,百菌清,多菌灵,炭疽福美,代森锌等。

    叶斑病

    这是一种真菌感染,主要危害叶子,豆叶脱落,株早老化,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增加磷钾肥,提高豆类自身抗病性。 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和销毁病叶。 药物的防治可采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伏尔多液等。

    根腐病

    也是霉菌感染引起的。 株小,在开花结荚阶段叶自下而上呈黄色凋谢,但叶不落下。 但是,根系存在问题,从深褐色到暗褐色,侧根较少,严重时会腐烂,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亡。 物理上的控制方法是轮作,防止田地里积水,注意通风。 药物的预防和治疗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

    角斑病

    这也是主要危害豆叶和豆荚的霉菌的病害。 湿度高的时候有灰紫色的霉菌层。 物理上的防治方法是轮作,挖掘深土。 可选择药物防治,碱硫酸铜悬浊剂,氢氧化铜,杀毒矾等。

    锈病

    也是霉菌引起的,危害豆叶鞘。 红褐色是其特有的症状。 物理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排水除湿,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销毁。 防治以药物为主,如三唑酮,萎锈宁,硫磺悬浊剂,敌唑酮等。

    灰霉病

    也是霉菌引起的。 豆类的叶,茎,花,荚生病,出现褐色的病斑,果荚成为软腐病,湿度高的话,就会形成灰色的霉菌层。 物理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降低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可选择药物防治,甲霜灵,扑海因,特克多,硫悬浮剂等。

    疫病

    这可能是细菌性疾病,叶,茎和鞘也会感染。 病斑凹陷呈褐色,湿润条件下病斑可分泌黄色菌脓。 物理防治可与非豆科植物轮作。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在播种前使用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 发病初期可喷出代森铵,农抗120,氧化铜,波尔多液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2
是高温潮湿造成。
可喷洒百菌清。
百菌清,是高效低毒广谱的除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菜叶等多种害虫,对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用作工业防霉剂、水果保鲜剂。;
对多种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药效稳定,残效期长。可用于麦类、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物。如麦类赤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1.3g/100m
兑水6kg喷雾;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35至150g,对水60至80kg喷雾;果树霜霉病、白粉病,用75%可湿性粉剂75至100g对水30至40kg喷雾。
使用方法
1、防治枣、苹果等果树病害。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喷洒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可防治多种果树腐烂病、霜霉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注意与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
2、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3、防治多种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菜宝”(瓜茄果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4、蔬菜病害的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及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喷1次。
可防治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黄瓜灰霉病、叶霉病等。
使用时注意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FU和DP最好在叶面有结露的条件下使用,有利发挥药效。
使用浓度: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烟剂200至250g/亩;5%粉剂1kg/亩。
注意事项
1、百菌清对鱼类有害,施药时必须远离池塘、湖泊和溪流。清洗药具的药液不要污染水源。
2、本品应该防潮防晒,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严禁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以防误服、误用。使用后的废弃容器要妥善处理。
3、10%油剂对桃,梨、柿、梅及苹果幼果可致药害。
4、对家蚕、柞蚕、蜜蜂有害,用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1
图片太模糊,考虑锈病或者炭疽病。锈病,用嘧菌酯、氟硅唑、醚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三唑酮,吡唑嘧菌酯等药剂交替使用喷雾防治。炭疽病,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腐霉利,氟硅唑,啶氧菌酯,苯甲溴菌腈,吡唑嘧菌酯等药剂交替使用喷雾防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