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成员需要讲同一个“理”,中国人是怎样讲理的?

如题所述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乡村的大街上看到人们吵架的场景,其中“主角”的表现大都是故意去提高自己的嗓门,不断的去向对方说明自己所在的立场。其实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讲道理的一个状态。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嗓门大会更加的理直气壮一些。除此之外我们在讲道理的时候还会更多的倾向于自己情感方面的选择。
1.讲理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嗓门

在我们的身边好像一直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人说话的嗓门大证明了他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非常有底气的,而这件事情也是一直被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吵架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会觉得我们在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更多的像是在吵架或是传统印象中的骂街,而实际上却并不是的。而且同时对于旁观者来说,它们往往也会更加的关注于那些讲道理的时候嗓门比较大的人。说到底还是心里面觉得那种敢在人群之中大声说话的人会更加的自信,所说的话会更加的真实。这两个方面的固有印象让人们对于讲道理时提高嗓门产生了非常浓厚的“热爱”。2.大多数人讲理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感情这一方面

我们在道理的时候都是非常护短的。隐藏在背后的也就是我们更加的会倾向于自己感情的立场。这也是我们从以前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观念:总是会觉得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会更加的值得信任,讲出来的话会更加的具有说服力。所以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就很容易把我们的信任给拉扯到和我们感情比较深的人身上。当然了,这种倾向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无视于道理的存在,而仅仅是看重人情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3
中国人讲理要分性别的,男人之间讲理:兄弟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女人嘛就不要和她讲理就,女人都是对的,没有错。
第2个回答  2019-12-23
中国人讲理的方式就是见面互相问好,这样就代表对一个人的尊敬之情,一般学生见到老师,也会先打个招呼,以表示自己的礼貌之情。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中国人首先是晓之以情其次才是动之以理,如果情分没有用,那就按照实际的道理去劝说和说服对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