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镇的工业农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张应镇大朱戈工业园
2008年,全镇经济发展迅速,从一个贫困落后的乡镇发展成为胶州市西南部经济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实现全镇地方财政收入4年增长8倍,由1998年的316万元升到2002年的2400多万元。2002年,引进内外资项目26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有5个,合同利用外资22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2.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800万元;出口创汇1.04以美元;工业产值8.1亿元,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出口交货值4160万元;销售收入8.76亿元;利润总额418万元;利税总额2365万元。 “十五”期间,全镇继续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园区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法制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奥成功的机遇,加快发展,把张应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城镇。
农业全镇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调控和发展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致富的另一途径,开辟了臧家庄无公害农业园区、西官庄绿然养殖基地、黄烟种植示范区、南部高效农业区。2003年,新发展无公害蔬菜3000多亩,黄烟2000多亩,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完成南部山区开发5000多亩,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在10%以上。
林果业近几年来,全镇通过采取鼓励和激励政策,结合山丘区开发,2001年和2002年发展干果8000多亩,果品系列达到10多个,其中陆奥苹果被评为青岛市优质果品。随着群众认识的程度提高,植树造林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截止到2002年末,全镇造林面积达2.8万亩,林业覆盖率达26%。
工业按照工业立镇的思路,规划建设工业园和民营经济园,每年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工业园、民营园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坚持外资、内资、民资“三资”并举,先后有近80家企业落户“两园”。纺织、矿泉水、石料开采、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重点行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新开辟服装、纸制品、玩具、食品、餐饮、旅游等11个行业,全镇经济总量不断膨胀,200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出口交货值4160万元,销售收入8.76亿元,利税总额236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400多万元。
国内贸易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市场经济的主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居民收入的增加,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外来人员不断增多,直接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全镇围绕朱诸、营里、董张公路进行路域开发,建有张应、朱戈、朱戈刘、孟慈、河流史、洋河崖六大主要集贸市场,在工业园区商贸区和生活区,规划建设贸易网点和市场4处。
·工业园区
1993年经青岛市政府批准设立、由山东省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胶州大朱郭工业园,按行政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娱乐区进行总体设计,在园区内新修益寿路、朱戈路,加长、硬化幸福路、府前路、招商路,形成四纵五横九条主干道。面对工业园内一期开发项目已经全部填满、二期开发用地已经批完的现状,镇党委、政府将工业园区重新进行规划,向南延伸到小草泊村后,西到西官庄,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扩大了工业发展的空间。在院后民营小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安家沟民营小区和石崖子民营小区,不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使民营经济园初步达到五通一平,为村级招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张应为中心的西翼,规划了以大朱戈为中心,辐射铺集、里岔的胶州西海岸经济开发区,已向省发改委申报。待这一新的省级开发区审批设立,一个高标准基础设施的园区,将为张应的超常规发展打造新的平台。
·特色农业
在东南部,以农业为主,以辛屯、白庙子为中心辐射发展“万亩速生丰产林”,以臧家庄,洋河崖为中心辐射发展“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前芦、后芦为中心辐射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优质有机茶、干鲜果、奶山羊养殖等特色农业,引进了投资2.8亿元的大连九羊奶业项目,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存栏6000只羊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同时建设一期日产羊奶100吨的羊奶加工厂,引进集养殖、加工于一体年产肉羊1000只的鑫羊牧业项目和年可育肥1000头牛的鲁西肉牛养殖项目等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中部,以三产为主,以院后、安家沟,大孟慈为中心,建设特色民营经济小区。努力打造以松村有机茶场为龙头的“少海咏春”有机绿茶基地和以小草泊为中心的“早凤王”张应蜜桃基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