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龙华寺的各地龙华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上海龙华寺位于徐汇区中部,龙华路2853号。它以千年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成为名闻遐迩的宗教胜地和旅游景观以及江南名刹。
据《同治上海县志》载:“相传寺塔建于吴赤乌十年,赐额龙华寺。”唐代皮日休《龙华夜泊》诗云:“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在唐人诗中已称龙华为古刹,可见其历史悠久。另有一说为五代吴越王钱鏐所建。以后龙华寺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1949年后龙华寺重加整修。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伽蓝七堂制。中轴线上第一进为弥勒殿,供奉慈氏弥勒像一尊。第二进为天王殿,两侧各有4米高的四大天王二尊,正中供奉一尊天冠弥勒像,头戴五佛冠佩璎珞,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修行的本相,其背后佛龛中为韦驼。第三进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像,是报身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两侧沿壁为二十诸天和十六罗汉,后面为海岛,有观音、善才童子等塑像。第四进为三圣殿,第五进为方丈室,在封闭庭院内,第六进为藏经楼。
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三重飞檐,内悬青龙铜钟,钟声悠扬;鼓楼置一直径为1.7米的大鼓。东西偏殿有观音殿,内塑千手观音一尊,高大精致,另有罗汉堂。在三圣殿东有染香楼和牡丹园。
与破山禅师齐名的著名画僧竹禅僧在此住过。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重修各殿宇,新建藏经楼等。寺西之桃园于民国17年(1928年)辟为血华公园,后改名为龙华公园,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离仙游县城约4公里。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就拥有僧众近五百人。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凄凉。明万历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到了民国末年,龙华寺又几经荒废。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1992年),侨僧释广静捐资五十五万元,重新修建龙华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仙游县佛教会的驻地。
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据《龙华寺志》载,北宋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母七十寿庆,捐建东塔,并祈求其母八十寿庆时再建西塔,越十载,郭勇果然捐建了西塔。于是,龙华双塔便屹立在龙华寺前,乞今已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近百年。双塔建筑为八角五层空心石质结构,高44.8米。塔基为须弥座,由石雕力士金刚承托,底层东西两边有石雕将军护门,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各层有石级可通,沿塔檐回廊,可直达塔顶。塔檐均用石条拼成,呈波浪状;每个塔棱正对着塔檐浪峰,酷似古楼飞檐,极为壮观。西塔于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损,东塔至今保存尚好。 旧龙华寺遗址现存于第二松花江底,早在公元1818年就已建成,后因所在江心岛地形运动才成为遗迹。旧龙华寺又称弹海寺,是曼洛理国圣族(也被成为消失的第五十七民族)后裔达尔王供建。建成后不久,曼洛理族后裔们就像玛雅人一样不可思议的消失了。佛家称其公德得报往生极乐了,也有野史记述的是其部族后裔为躲避灾难改姓高归隐了。而唯一证明其在东北建立“国中之国”曼洛理的证据——龙华寺也不幸消失于江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神秘,孙中山在《治国方略》中才会将龙华寺所在地构想出一个“东镇”。
新龙华寺始建于1992年年末,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约30公顷,是一座集教学与修行为一体的丛林式佛教寺院。也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融禅、教、律、密净土于一体的综合性道场。成为善男信女及参禅拜佛者向往的胜地,和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为促进松原地方经济发展,扩大提高松原知名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寺院总体规划中的主体建筑有23处: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兰殿、韦陀殿、护法殿、弘法楼、念佛堂、禅堂、律学院、云水堂、舍利堂、五百罗汉堂、露天观音、莲花池、放生池、僧舍、斋堂、居士寮。目前已完工并正在发挥作用的有:天王殿、观音殿、护法殿、弘法楼、会佛堂、禅堂、云水堂、露天观音、僧舍、斋堂11处;正在修建的有大雄宝殿;其余11处是计划内修建。下院莲花寺,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露天弥勒佛。 鼓楼西大街路北,有个新开胡同。胡同里路西,民居错杂间,有几楹殿式建筑残存,荒老得街坊四邻叫不出名儿来…… 实际上这里曾经是一处历经两朝的寺庙。话还要从明朝说起。
明英宗去世,18岁的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年号成化。朱见深最宠爱的女人,是大他17岁的山东诸城人万氏。万氏曾经做过从小专门照顾朱见深的宫女,在他当了皇帝后获封贵妃,于是横行后宫,无人敢惹。她父亲万贵本是当地县衙一个小吏,曾因犯法遭贬戍边。这下,贵为皇亲,一跃而获封锦衣卫指挥佥事,职掌保驾护卫皇上,兼巡察缉捕等事,成了众臣畏服的皇上心腹。
就在贵妃横行后宫时,宪宗为求长生不老又迷上丹术,在宫中大建斋坛,命僧道天天念经。在这种背景下,成化三年(1467年),万贵筹资建了一座寺院,地点就是今天这个残留的殿址。寺院坐北朝南,有影壁、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殿等。寺院落成,万贵请皇上赐名。宪宗便依传说弥勒坐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为该寺赐额:龙华寺。时光荏苒,万历五年,神宗母亲李太后笃信佛教,耗资巨万,在京师内外广建梵刹,龙华寺便趁势得以重修。先后引来四川、江苏等地的大师高僧前来住持。那时,龙华寺外千亩稻田直达后海。南国游子思乡,常来这里逗留,于晨昏钟鼓、朝暮经诵中,闻着稻香抒发情怀。
康熙年间,龙华寺成了满洲正白旗人、中央监察部门最高长官左都御史揆叙祭祀、祈福的专用场所。为给康熙六十大寿祈福,他提前一年重修龙华寺。生日那天,康熙取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说法,提笔写了“瑞应寺”三字,以取代明宪宗的龙华寺匾额。还赐联:花外梵音流德日;阶前树色绕慈云。揆叙跪叩谢恩,捧持而归,张刻在寺门与殿柱上。又在寺院种下花木后,就随康熙出征塞外。不久,一棵果树并蒂成双地结满果实。寺里和尚摘下几颗,赶紧快马加鞭驰报揆大人。人人惊诧这一奇观,认为皇上刚刚赐额瑞即应之,也必须让皇上知道。康熙见实物印证了自己御笔赐额寄意不虚,龙颜大开,挥笔赋诗:“西域滇黔有此种,花从贝梵待春融。龙章瑞应题真境,载笔欣瞻近法宫。内白皮青多果实,丛香叶密待诗公。冰盘光献枫宸所,更喜连连风雨中。” 又称活佛寺,位于姚安县城北光禄镇龙华山,原名卧佛庵,始建于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年)。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女菩提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九粒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棵树生长良好,后兄弟9人果然无恙,终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客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活佛寺,并造菩提像供奉。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局部火毁,六十一年(公元1722)再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毁,次年再建。
全寺主要建筑由大雄宝殿、两厢、碑亭、钟鼓楼、山门并两耳组成,依山势坐西向东,硬山式顶,檐口以斗拱装饰,雄伟壮观。北面有大悲寺(又称圆通楼)为明代建筑,用材粗大,面宽3间,进深3间,重檐硬山顶。再北为一四合院,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歇息,《滇游日记》称“寂空留止后轩东厢”即此。 汕头市濠江区珠浦乡龙尾埔龙华寺,原称“龙华精舍”,1987年10月移址建寺,1996年批准登记,殿宇壮观,引人瞩目,汽车驶过村旁公路时就可望见其橙色殿顶。
龙华精舍规模较小,由郑康春、林梁水居士等提议移址扩建为寺。1987年10月起,创建仿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多达450平方米,1年后竣工,木石巨构,雄伟壮丽,雕梁画栋,石刻精美。同时,建成两厢各420平方米的二层楼。
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千多平方米,已投资400多万元。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厢二层楼是大寮、斋堂,西厢二层楼是客堂、大寮。还继续在筹资扩建中。
天王殿十分高大,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2002年1月起动工,越年底竣工。门楼墙上嵌大石板(青色),各刻佛教大德开示语录、对联,也刻有图案。全殿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气势非凡,它与前面天王殿相隔一个宽阔的露天大埕。大门前构筑石围栏,筑石台阶与扶栏石篱。配石狮8只,石刻龙的浮雕2幅,显得庄严典雅。石柱粗大高立,斗拱交错,木雕、石雕、漆画等潮汕传统工艺异彩纷呈。 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距县城六十里。 据乾隆三十四年重修龙华寺碑记载:本村龙华寺古刹,创自宋元之际,仅有前殿,望关圣帝君像,至明代始建后殿,并塑三教,傍塑四智。继建中殿、正殿昆卢古佛、刻塑应真罗汉。背塑护法韦陀。但年远已久,风雨侵蚀,土木夏曝冬寒,尘垢渐染金身。方为目击心伤也。迨至乾隆十年本朝□隆圣道不许三圣并列,士民钦遵上意,遂请儒、释易位移昆 () 佛于后殿,移罗汉于接水堂,移三圣于中殿。尔时,三圣维居中殿两侧并无配亭。春秋也不追祭不过落,延至今尤为文人学士之深悲,士民踊跃争先,各捐资财大兴工,改拆乐楼后画廊,新建观音堂,舍朴旧像,移盖地藏庵新塑金身,西配山门,外竖旗杆,前后殿宇悉加丹青墙垣照壁修理,举凡禅宝廊厨、钟楼两楼及匾额对联,无不焕然一新,诚盛事也……”。
龙华寺,始建于元代,现在的主要建筑为明代。
龙华寺,座北向南,平面布局一进三院,前院一般,中院最小,后院最大。整体布局显然是地方狭小。
前院山门及临街大殿已改建,东西小配房仍存。西北,东南两隅上各建小庙两间,东塑菩萨像,西塑地藏像,壁画为十殿阎君。
中院与前院相交为一过殿,东西为垂花门,东西配殿很小,院中有大柏树两株,粗六十厘米。东西配殿顶部增筑小楼,为钟鼓二楼。现院中有大明嘉靖十四年铁钟一口。
后院与中院相交也为过殿,东西为垂花门。后院正殿五间,硬山顶、设有走廊。东西配殿各三间,院中有碑两通,皆为大明万历四十三年遗物。院中还有大槐树一株,粗二百厘米。
龙华寺整个建筑比较气魄,保存也较完好。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经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