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强防空驱逐舰之一:052D

如题所述

世界最强防空驱逐舰之一:052D

2016年1月13日,新华网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事迹,称他带领团队成员研制成功射速超过8000发/分的近防炮,可拦截2~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还突破了多武器冷热兼容通用垂直发射技术难题,在舰艇有限空间内高火力密度发射多类型武器,使我国新型驱逐舰装载武器种类、数量、火力密度大幅提高。

近防炮即具有极高射速的小口径高射炮,它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炮弹,在反舰导弹将要通过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弹幕来拦截目标。世界首型近防炮是美国海军1978年服役的密集阵,最高射速4500发/分。

由于该炮口径只有20毫米,弹重较轻,因此有效射程仅1.5千米,且命中后往往无法摧毁重型导弹。我国于本世纪初研制成功730近防炮,射速约5000发/分,采用更大的30毫米口径,有效射程约3千米,拦截性能超过密集阵。

传统的亚音速反舰导弹速度约300米/秒,新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可达650米/秒,同样进行末端规避机动时,后者的活动范围无疑要大得多,因此需要更多子弹形成更大弹幕。

为实现这一目的,邱院士带队研制了1130近防炮,炮管数量从7个增至11个,射速增至10000发/分,满足了拦截雄风3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要求,对鱼叉等亚音速导弹也有更高拦截概率。

由于弹体大、转弯慢,因此中远程防空导弹在本舰较近的范围内无法拦截目标,这一范围通常为5~10千米。为填补近防炮和中远程防空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我国研制了红旗10防空导弹,采用被动雷达/红外制导方式,可拦截采用主动雷达/红外制导的反舰导弹。

该弹有3种发射架,最多可装载21枚导弹,足以应对多波次攻击。美国伯克级驱逐舰早期型号安装密集阵近防炮,后期型号安装海拉姆末端防空导弹,但没有同时安装两者,因此总存在着火力空白。

052D驱逐舰另一种中近程防空手段是130舰炮。该炮有2个过渡弹鼓,突击射速40~45发/分,可在20秒内发射14发炮弹,拦截2个10~15公里范围内的目标。为达到这一射速,该炮只能选择130毫米口径,无法与陆军155毫米榴弹炮通用炮管和炮弹,因此全寿命成本较高。

伯克级安装的MK-45舰炮射速仅20发/分,无法进行对空拦截。多武器冷热兼容通用垂直发射技术指的是我军通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这是世界海军的一大创新。

此前美国MK-41和MK-57导弹垂发装置仅能采用热发射方式,即导弹在发射管内自行点火升空;苏联SA-N-6防空导弹仅能采用冷弹射发射,即用弹射导管将导弹弹到约30米的高空,而后导弹发动机点火。热发射时,导弹尾焰会烧蚀发射管,每次用后都需要检修。

冷弹射时会产生6g左右的加速度,只适合弹体结构强度较高的防空导弹,不适合发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冷热发射不能兼容时,军舰要么采用单一热发射方式,导致使用成本较高;要么安装多套发射装置,无法自由调配不同类型导弹的数量。

我国冷热兼容垂发系统以冷弹射发射方式为基础,也可将某一发射管单独更换为热发射管,采用同心筒方式排导导弹尾焰,从而实现了多种导弹的兼容。靠岸补给时,使用过的热发射管可整体拆掉更换,从而迅速完成再度装填,速度远超美国8管为一单元、共用燃气排导通道和控制系统的热发射装置。

我国海军装备有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射程125千米,承担区域防空任务。即将装备的海红旗-9改进型射程翻番,可拦截200~300千米处的敌方预警机、电子侦察机和电子干扰机,使其无法对我军舰队进行持续跟踪,不能为攻击机和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引,从而使攻击效能大幅下降。

我军还缺乏类似美国ESSM的中近程防空导弹,该弹可拦截20千米范围内的反舰导弹,能在一个发射管内装填4枚,大大提高了火力密度。对与导弹发射管较少的052D舰而言,这一特点十分重要。从我国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材料看,它已经考虑到单管装填多枚导弹的需求,并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但还需新型防空导弹服役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能力。

从防空手段看,我军052D驱逐舰比美军伯克级更加全面,有近防炮、末端防空导弹、主炮、中程防空导弹、远程防空导弹5道拦截火力,而伯克级仅有3道,其末段拦截武器的性能还低于我军同类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说,052D已经力压伯克,成为世界最强防空舰。

当然还是必须提一句的是,052D由于吨位不足,所能携带的导弹数量比伯克少三分之一,这限制了它同时执行多项任务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