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真实状况

如题所述

衡水中学真实状况如下:

在河北省有这么一所全国闻名的超级学校,诞生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严格冷酷的管理方式既让学生们脱颖而出,也让很多旁观者乍舌,感到可怕,那就是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对于教育界、媒体、家庭,甚至包括毫无关联的社会大众来说,这个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关于它的讨论很多,也很矛盾。有人带着憧憬,有人夹杂着抨击,但更多的是保持着观望,只在高考期间发出可怕的感叹,可怕的升学率,可怕的教学模式。

衡水中学的横空出世主要来源于它的“公立民办”模式,全国高中名气再高,规模也不会很大,每届学生不过千人,主要是财政支持不了,而且也不能放任一家学校独大破坏全省的教学均衡。

但衡水中学钻了个空子,既有一个公立的衡水中学,又建立了一所私立衡水中学,两所学校共享师资教育,招生人数大大扩展,同时收取了巨额的学费。

资金又被投于教师等教学研究,加上学校大规模地“掐尖儿”招生,在河北地区占据着绝对优势,众多家长于学生对其趋之若鹜,河北其他中学只能望其项背。

衡水中学的争议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在全国大规模提倡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时候,她却是采取“军事化管理”。天还没亮,寝室里年轻的学生们就在睡梦里等待新的一天,5点半,起床铃响起,所有学生一弹而起,抓紧收拾,按照作息表,5点45就开始跑操。

学生们得在这十五分钟里叠被子,穿衣洗漱,所有内务按照军队标准,被子呈豆腐块儿,床铺不能有褶皱……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在5点38就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无人要求,自觉地拿起课本大声朗读。跑操时队列整齐,前后间距保持十公分,胳膊贴胳膊,手臂夹着书本,每个班级都响起震天的口号。

“斗志昂扬”、“自强不息”。这样壮观的场面甚至会引来花几百块买门票参观的人。6点,学生正式开始早读,精细的管理下,所有人都是站着朗读。6点半各年级才能错峰用餐,6点50,老师清点人数,来不及吃完饭的人,只能倒掉。上课期间,学生必须保持全神贯注,课间不允许说笑打闹。

中途穿插着大课间跑操与午休,同样要求苛刻。21点50教室熄灯,22点10宿舍熄灯,20分钟内学生要赶回宿舍,洗漱睡觉。接近17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管理,学生们终于得到休息,但这只是一天,高中三年,这样的生活都要不断循环。

衡水中学的管理就是将学生们统一化,军事化,在学校里,除了关于学习的话题,全部都被遏制,每个时段都被安排着必定的内容,控制密不透风,学习被学生刻入骨子,成为条件反射。

普通学校的青春洋溢气氛,在这里,除了学生们年轻的脸之外,其他都难以体现,同龄人课间谈天说地,嬉笑打闹,衡水中学全然不见。正是这样严酷的管理,所有时间段都为学习而服务的安排,让大众觉得可怕。

衡水中学从最开始只能有几名清华北大毕业生,增加到十几人,1998年,首次夺得河北省理科状元的桂冠。2000年,衡水中学专科上线率达96.9%,本科上线率达79.6%,重本率达56.2%,清华北大共录取12人,所有指标超出河北其他中学,成了高考领头羊。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适应环境。”这就是衡水传播广泛的理念,衡水市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学生们想要出头除了奋力学习,没有其他选择。外界纷纷惊叹其可怕的成绩与管理,发出对公平与自由的质疑,但无论如何衡水的细枝末节都越来越被曝光,成为了中国教育中的复杂样例,值得全国人民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