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匡胤被赞为“仁主”,朱元璋却被说成“暴君”?

如题所述

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后,他设计了‘杯酒释兵权’,就是让那些功劳大的节度使们都交出兵全,然后给一些金银财宝、良田等回家颐养天年;而朱元璋怕自己死后,那些功高震主的将领们造反,所以采取了高压的杀戮手段。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位开国皇帝对待有功大臣们,有何不同:

一,赵匡胤仁慈治国

后周的周世宗死后,他儿子才7岁,朝政大权都控制在赵匡胤的手中。这时,北汉勾结契丹入侵。朝中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乱作一团,朝廷下令让赵匡胤率领大军出征。经过调兵遣将后,赵匡胤领兵出征。可是刚出京城外面的陈桥驿就停了下来,驻守在那里。士兵们纷纷议论:‘皇帝年幼,我们在外面卖命打仗,可不一定能得到赏赐,还不如立赵匡胤为皇帝呢。’五代时期,武将篡位是很平常的事,士兵们有那种想法也不奇怪。

那些人找到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对他们说出了这种想法。取得了这两个人的支持。当天晚上,士兵们发动了兵变,声言要立赵匡胤为天子。赵匡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赶紧披上衣服到外面看。有人拿一件皇帝穿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大家围着他下跪,称他为万岁,将他扶上马。于是赵匡胤带领军队回到了京城。副都指挥韩通听说发生兵变,赶紧指挥低抗,被赵匡胤手下的王彦升杀死,全家遇害。王彦虽然立了功,但是由于杀人过多,一直也没有升到大将军的位置。

第二天,赵匡胤带领群臣上朝,举行完登基大典后,把小皇帝封为郑王,把太后封为周太后,并没有为难他们。后来宋朝的皇帝对柴氏也一直很好,没有做出杀害前朝皇族的事。

赵匡胤当了皇帝不久,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叛乱,他花费很长时间才平定叛乱。他觉得这些掌握兵权的武将们对自己不利。一天,他把这些将军们请到宫里喝酒,委婉地表示想解除他们的兵权,那些将领们知道皇帝猜疑他们,吓得都主动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收回兵权后,也没有为难那些将领们,而是赐给他们很多财宝和田地,让他们颐养天年。赵匡胤一直采取优待大臣的政策。整个宋朝统治期间,大臣很少有被杀的。

二,朱元璋刚猛治国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是个心肠善良的人,对儒家思想感兴趣。朱元璋担心太子以后控制不了那些开国功臣。他设立了一个叫‘锦衣卫’的特务机构,只听从皇帝一个人的命令,别的执法部门无权干涉,专门监视大臣的活动,谁被发现有什么不轨的嫌疑,就有被打进牢狱甚至杀头的危险。

丞相胡惟庸心术不正,曾经想谋反,被朱元璋发现后杀掉。胡惟庸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很多大臣和他都有交情。朱元璋于是下令锦衣卫追查胡惟庸余党,凡是和胡惟庸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被锦衣卫编成名册,上报给朱元璋。最后共查出1.5万多人,朱元璋一狠心,下令把这些人全部杀掉。

开国功臣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他为大明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正因为这些,朱元璋他对他很不放心。有一次徐达背上长了个毒疮,医生告诉不要吃鹅肉。朱元璋听说了,派人偏偏送来一个蒸鹅。徐达马上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溜着眼泪吃了这个鹅,不久病发就死了。但是他的家人没有受到牵连。

朱元璋对自己的家人也不放心。朱亮祖是宗室,在统一天下的战斗中立过很多功劳。在广东当官时,经常接受当地土豪的贿赂,打击报复为民做主的县令道同。朱元璋知道后,把朱亮祖和他的两个儿子抓了起来,活活鞭打至死。

后来,李善长、刘伯温,还有他的儿女亲家傅友德,鄱阳湖大战的功臣廖永忠都被赐死。

大将蓝玉造反,朱元璋再次兴起大狱,一口气杀掉1万多人。经过3次大清洗,明朝的功臣几乎都被除掉。但是朱元璋花费很多心血培养的太子朱标却早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接班。朱元璋死后,造反的却是他最信任的四儿子燕王朱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