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发动机真能承受得住吗?

如题所述

汽车发动机就是为了车辆行驶而设计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长期在高速公路行驶,汽车发动机能否承受的。发动机完全可以承受的,不过,我们驾驶人是需要休息的。

具体的数据说明,任何一款发动机在进行量产之前,都会进行最基本的耐久度测试,无论是咱们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明确、严格的标准,关于发动机的耐久度测试有几十项之多。

其中最考验发动机耐久度的一项测试就是将发动机保持在接近红线转速,持续运行600小时以上不停机,测试完毕后拆机检测机体各部件的实际状态,要知道现在的民用车发动机都可以承受这种极端的考验,发动机处于红线转速不停机的连续运转达21天,这样的工况极端程度远超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跑几个小时。

持续运行600小时以上不停机,如果换算成车速,就是汽车以160公里/小时的时速连续行驶600个小时,行驶里程将近十万公里,发动机不会出现任何故障。这也是很多车企敢于给发动机质保十万公里的底气之一。

发动机不怕在某一个工况下持续运转,比如持续、平稳的低、中、高转速运行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比如发动机保持4、5千转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也并不会导致问题;而可能会对发动机产生伤害的是不断变化的工况,比如不断通过改变转速去改变发动机的负荷,这样会导致机体材料的温度不断改变,这样才有可能导致发动机出现问题,温度忽高、忽低即便是金属也曾受不住。

同时,还有发动机的温控系统对于不同的负荷、有着不同的温度控制策略,比如常见的就是在不同的水温下、温控系统的循环方式不同。比如在较低温的条件下大、小循环同时进行,当温度较高超过90度时,节温器阀门全开,开始运行大循环。

不同的负荷下温控系统对温度控制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忽高忽低的转速、会造成忽高忽低的负荷、发动机的温度也是忽高忽低的进行改变,这才是最容易对发动机产生伤害的一种状态;而发动机如果可以保持稳定的负荷以及工况运行,耐久度是惊人的,根本就不是跑几次高速公路就能损坏的,相反高速公路下的发动机工况极为稳定,绝大多数的时间可以保持在匀速状态巡航(中低转速),这对于发动机来说好处多多、而无半点坏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6
我认为长期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发动机并承受不住,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发动机也需要适量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发动机更好地运行
第2个回答  2021-01-26
汽车发动机如果长时间行驶,超过1小时,发动机工作环境就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之后再继续行驶,只是汽车稳定模式的表现。无论我们行驶500公里还是1000公里,发动机都可以实现自身稳定。而发动机性能的稳定,主要是由发动机冷却液决定,发动机内部含有节温器,可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大小循环,如果冷却液温度偏高,就开通大循环,并且开通风扇降温,如果冷却液温度偏低,发动机会开启小循环,增加冷却液温度。这种条件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可稳定维持在85℃左右工作,无论夏天多么热,冬天多么冷,发动机行驶都是没有问题的。
第3个回答  2021-01-26
只要不是超长时间的高速行驶,对发动机是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十几个小时,这种只属于正常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