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产品是不是一定有使用价值?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问题。

劳动产品是不是一定有使用价值?
如果一个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能否再成为商品?比如说超市中过期变质了的饼干能否再是商品?

是劳动产品就一定有使用价值,否则人们就不会通过劳动来获得它。
如果一个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如果一个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就不能用于交换,所以就不能成为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了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今天我就购买了一些商品:(展示:1瓶水、1本书、一个乒乓球、一把米、一把斧子),以水为例,当我们口干舌燥时,往往要在市场上买饮用水。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它呢?同样是饮用水,为什么不同的品牌却有“便宜”和“昂贵”之分呢?要弄清其原因,就要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讲授新课]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板书)[师]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生]因为商品有用,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水可以解渴,食品可以充饥,书籍可以阅读等。[师](评价小结)经济学上就把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1. 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板书) 需要说明的四点:第一,商品必须是有使用价值。为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这是因为人们交换商品,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具体用途。因为商品是有用的,所以人们才会去交换。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的。第二,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物理的、化学的等性质决定的。不同的商品,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因而效用也不同。如水的属性决定了它可以解渴、洗衣;煤的属性决定了它可以燃烧;机器的性能决定了它可以满足人们生方面的需要。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而不是人和人的关系。第三,同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例如,煤的用途,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通过煤的干馏,从中可以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来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又如,玉米的用途,我们都知道它可以食用,也可加工成小食品食用。而在今天,它却面临着“储不了,销不出“的困难。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利用科技将玉米进行深加工转化为乙醇,再将乙醇进一步脱水,然后加上适量汽油,就形成变性燃料乙醇。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形成车用乙醇汽油,它与工业原料石油相比,无污染且可再生。这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玉米新的效用。哪位同学还能举例说明?[生]比如手机,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产品不断地开发与面世,功能越来越多。
[生]我看过一则报道,2002年12月3日,首批光洁柔软蓬松的大豆蛋白纤维条从江苏常熟市的江河天绒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喷涌而出。据业内人士说,大豆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光泽,棉的保暖性和亲肤性。总之,“大豆不仅能吃,而且还能穿“这一近乎天方夜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电脑的用处多:可以上网聊天、查资料、打游戏、发邮件、下载软件、网上购物等。第四,使用价值不仅有特定的质,也有一定的量。衡量使用价值的尺度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社会习惯来规定的。例如,粮食用千克、克来计量,汽油用升来计量,衣服则用件来计量。因此,当我们说8小时生产了2件衣服,也可以说8小时创造的使用价值量是2件衣服。
接下来请“想一想”: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其他自然界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生]当然有。像空气、阳光,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它;劳动产品更是如此,否则人们不会花费脑力和体务去生产它。[师]是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和物的关系。所以我们说物品有没有使用价值,指的是物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商品必然有使用价值,劳动产品只有对人们有用,才能进行交换,也才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不成其为商品。
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劳动产品虽然没有交换,不是商品,但它们对人类也有一定的用处,所以它们也有使用价值。显然,能不能说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呢?谁来总结一下?[生]不能。使用价值是商品、物品、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而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师]可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而商品必定有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马克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9
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称为商品了,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市场上也不会得到商品交换的机会的.
变质了的饼干不具有它应有的使用价值,但如果用来当作饲料用于交换,那还是可以称作是商品的,
劳动产品必须具有满足人们某种使用需求的属性,才会有使用价值。
有些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比如完全的废品,它根本不能满足指定的使用需求。所以,使用价值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这一判断本身就是假命题。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商品共有的属性。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
劳动产品,有二个东西:劳动,产品。

单独看产品,用于交换的产品,它也叫商品,又叫(人类生产出来的那些)使用价值。

单独看劳动,用于交换的劳动,它也叫价值,是用同种同行的行业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

由于人类劳动一手创造了一切人类产品,所以个别劳动量=个别产品量,任一劳动量=任意价钱量。

换成马克思资本论的术语来说,也就是: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量。我们说的价值是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同。
使用价值是物品(不单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品有没有用。打比方我自己做个纸垫垫桌脚,纸垫肯定不是商品,因为我不把它用来交换。但它是有使用价值的,它给我垫平了桌子。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物品因为有使用价值所以才可能成为商品具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谁会买呢。
从这个观点来看是先有使用价值后有价值。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价值依存于使用价值。
不明白请追问。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称为商品了,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市场上也不会得到商品交换的机会的.
变质了的饼干不具有它应有的使用价值,但如果用来当作饲料用于交换,那还是可以称作是商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