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受害者的心理特点

如题所述

被欺凌者:
1. 受害者往往是那些与众不同、缺乏朋友、被社会排斥和孤立的人。研究显示,超重、发育迟缓、残疾学生更易遭受欺凌。他们通常性格内向、敏感、懦弱,身材要么偏胖要么偏瘦,家庭条件较差,这些特点使他们看起来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成为嘲笑和排挤的对象,进而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2. 美国学者认为,如果在冲突中一方总是回避,将破坏人际平衡,引发攻击行为。被欺凌者往往有某些特质“吸引”欺凌者,如被动、消极、服从,社交时易焦虑、敏感、缺乏自信。许多受害者在遭受欺凌后,因恐惧、面子问题未向成人报告,使得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导致校园欺凌持续升级。
3. 有专制童年经历的孩子更易卷入欺凌事件,如受严厉家长对待的男孩。而在温暖、充满爱、家庭氛围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则较少遭受欺凌。
欺凌者:
1. 欺凌者通常具有不健全人格,如恃强凌弱、骄横跋扈。这类人在成年后也可能心理不健全,表现为易怒、偏执、暴力等。若形成这种行为习惯,极端解决问题,将难以适应社会,甚至危害社会,成为法律制裁的对象。
2. 攻击性行为与生理、年龄、控制力、对高地位的渴望有关。青春期早期,攻击性行为是确立统治地位的方式。这类个体冷血、精于算计,缺乏同情心,懂得如何操控他人。这些特质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相似。
3. 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期,精力旺盛、情绪波动、自尊心强、爱攀比。可能因小矛盾而怒火中烧,或因模仿、炫耀欺凌他人。部分欺凌者本身也是“受害者”,其“施恶”可能源自家庭或社会环境的“施害”。
4. 历史上,欺凌者或暴力行为常被欣赏甚至崇拜,如罗马角斗场、西楚霸王项羽、梁山好汉等。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这一现象有一定合理性。在古老丛林中,攻击性行为与生存有关。强势者需要攻击性保护群体,维持地位,甚至淘汰弱者。
5. 对待欺凌者,单纯消除行为不够,需理解其攻击性原由,将其转化为社会与道德接受的行为。改造欺凌者不应仅靠惩罚,应考虑如何减少人性中的“恶”,弘扬“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