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曹操的演讲稿

主要是讲曹操的,要一般语速三分钟左右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与曹操、孙权斗智斗勇,意图天下霸业。但诸葛亮死后,扶不起的刘禅,未能继续壮大蜀国,还留下了乐不思蜀的骂名。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草船借箭”等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两千年前三国纷争的传奇,多少英雄豪杰谱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历史的壮歌。《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被喻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代奸雄——生性多疑狡诈的曹操、忠肝义胆的能将——关羽等等。读《三国演义》,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于我眼前。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 虽然他被人们丑化成奸雄,与"仁义"的刘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权在握,则为所欲为 ,与诸葛等人的形象是鲜明的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他的军事十分了得.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而且,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求,也是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这在今天的社会上,仍有借鉴意义。经过曹操的一番努力,魏国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本以为曹操会杀陈琳,但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这不仅表现出他善于招揽人才,对于人才十分爱惜,还显现了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我心目的曹操
汉朝末年,有一个叫做许子将的人见到曹操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这个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时代,可能成为能干之重臣,大如果你生在乱世,你竟会成为奸诈的英雄。从此以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成为了评价曹操最经典的一句话。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我们都能看出曹操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

曹操有血有肉,有理性也有野性,即会耍诈又会耍狠,同时也诚实厚道,他既能容人,有心胸狭窄,既豪情万丈,又滥杀无渡,既挟天子已令诸侯,又终生不肯废汉帝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在军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谋,这使得他在战乱纷飞的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军事:兵行诡道

《三国志》中写道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大概有3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胜利的。战场上的曹操将兵行诡道演绎得淋漓尽致:

战吕布,曹操时而诈死诱吕布来袭,时而令老幼妇孺充任疑兵,最终是吕布命丧白门楼。

破袁绍,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绍德援军到达之前将乌巢给烧了。日后对付袁谭、袁尚的时候,采取了郭嘉的计谋,耐心等待,最终等来了二袁的分裂。不费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孙康送来的二袁人头。

通过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确实很了得,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得那么狼狈。长坂坡一战,为了突出了赵云和张飞万人莫敌,就把曹操当个陪衬来写,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获全胜,而刘备只是没有全军覆没而已。

曹操为数不多的败仗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战。但凭良心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前半段是占据了上风,而且是绝对性的,对于最后的失败,可能是曹操一生胜仗太多,使得他过分的相信自己。

总体来说,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文学: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不得不说,他是建安七子之首,又很高的成就。

曹操的诗特别出名,大多数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贫苦生活。如《篙里行》中的 “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甘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真实地反映出了汉朝末年的社会状况,被誉为“汉末实录”。

另一首《龟虽寿》咏叹了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观沧海》描写了山海间万物的繁茂和瑟瑟秋风。

人品:多疑与宽宏

曹操的多疑历来被后世所“称赞”,也难怪,曹操就这点能令人将他记住。《三国演义》由一回写道,曹操对周围的人说自己夜里好杀人,叫他们不要打扰自己,并在当天晚上杀了一个人,其实曹操夜里不会杀人,它是他被周围的人杀才故意这样做的,这不得不说,曹操的多疑性格十分严重。

相反,曹操对人有时候却十分宽容。如张秀曾经杀了曹操的儿子和爱将,当张秀来投向的时候却盛宴款待;陈琳曾经帮助袁绍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将曹操的祖宗八代一网打尽,骂的曹操狗血喷头,结果陈琳仍然在曹操的手下得到了重用。这种对人的宽容也许是后来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的原因。

用人:唯才是举

刘备的手下有“五虎上将”,之所以列出这五虎是因为人太少了,以此来掩饰人才的缺乏;东吴孙权的手下挂得上名的也只有甘宁、周瑜、鲁肃那几个。相比之下,无论哪个时段,曹操的手下都是猛将如云。

在曹操的用人之道里面,只有四个字:“唯才是用”。不论是名声不好的还是贫苦人家的,只要有能力,曹操都会委以重任。具体的看来,曹操的手下有自己的族人(曹仁,曹洪,夏侯敦),有素不相识的(典伟,许褚),有在行伍战阵之中发现(李典,于禁),更有从战俘里面收服的(张辽,徐晃),还有一些没有被历史记载的人(陈桥,满宠)。这些人都是经过曹操的慧眼提拔以后才得以建功立业的。

曹操也善于各取所长,如许褚、典韦有武力,忠诚守法,平时曹操名他们做自己的虎威,打仗的时候救命他们做先锋;文聘原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在江南一带很有威信,于是曹操就命他镇守江夏,抵御孙权。

曹操与袁绍相比,没有袁绍的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和孙权相比,没有父兄留下来的大好基业;和刘备相比,没有那悠远的帝王系谱可供露脸。而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能打造的!

曹操病死于洛阳,一生南征北战,令后人追随。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曹操

自己再改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4
若说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自然要数曹操了。虽然曹操在很多人心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可我对他却有不同的看法。
曹操唯才是举,善于用兵,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他是魏国的奠基人,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 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与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合称文坛”三曹”
鲁迅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历史上的曹操与戏曲小说里的曹操是不相同的。应该还曹操以本来的历史面目。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是的,曹操身上有很多优点,他一生爱人才,许褚、典韦、贾诩、郭嘉、庞德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就连关羽也曾经归顺于他,而刺董卓、战官渡、灭袁术又无一事不证明他眼光长远胆识过人。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 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应值得肯定,这是了不起的,是值得学习的。”这是毛主席一次对他身边人说过的.
因此,我喜爱曹操,不止是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还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怜苍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宽广胸怀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思乡惆怅.
总之,爱曹操不需要理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01
曹操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历史人物,关于他,我们已经谈的很多了,如果你还是千篇一律的去谈,定然不会取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换一个角度去看。而且,谈论的问题还必须以史实作为依据。故此,我精心为你写了一篇文章。

曹操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我们最为熟悉的历史人物。他,有一定的家势。但是,人家袁绍先生是“四世三公”之后,官高权重。董卓虽一介武夫,但也能在兵少的情况控制住大局。而曹操呢,陈留起兵的时候,兵不过三千,将不过曹仁和夏侯兄弟。但到最后却能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集团,并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中国北方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上这些我们应该肯定。

和很多割据一样,曹操也是打着镇压黄巾起义的旗号出道的,他辉煌的一生,其实隐藏着诸多争议的地方。
首先,他攻打徐州的时候三度屠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试问一下,这是曹操做为杰出政治家应该持有的行为吗。至少在下对他的行径十分寒心和遗憾。 他的杰出政治家应该打上疑问。
第二,刘知几在《史通•探赜篇》里说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那时的曹操对社稷的贡献确实颇大,但这种行为是臣子能做的吗?历史已经有了明确答案,曹操肯定是一个奸臣。虽然他也有雄的一面,但是这个不是功过就可以抵消的。

接下来,我再来谈谈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情况。众所周之,曹操逝世的时候,天下势力仅存孙权和刘备而已。他的一生打过的漂亮战役确实不少,比如奠定北方统治权的官渡大战,再如灭袁术,杀吕布等等。不过我想告诉诸位,我们不应该以结果来定位某些问题。因为,最大的成功永远无法代替走过的经历,就像白天的喧闹永远无法代替黑夜的寂静一样。
举一个例子。
曹操起兵陈留的时候,连合诸侯讨伐董卓,后卓为孙坚所败,弃洛阳而走,但曹操贪功心切,轻师冒进,在汴水为荣所大败,若无曹洪相救,早死于万箭之下。我们可以看看,曹操既贪功冒进,又轻易放弃洛阳,这无疑是兵家大忌。此外,诸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曹操的临场指挥都欠妥当,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差,不能审时度势。所以,在下并不认为曹操是杰出军事家。
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他集功罪于一身,也集褒贬于一身:既是扫荡群雄,逐步统一北方的英雄,又是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既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臣,又是“所过多所残破”的罪人;既是善于广泛收罗人才,“不念旧恶”的创业之主,又是奸诈忌刻,随意置人于死地的不义之徒。综合这些事实,我们坚决不能以此来作为“为曹操翻案”的理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24
人言:曹操乃乱世之奸雄。从《三国演义》中得知之事并不仅仅于此。
曹操之才也不在众人之下。他少时曾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明孔、孟之道,知管、乐之谋,他呕心沥血20年 ,精心撰写《孟德新书》,其中之妙,一言难尽,远不在《孙子兵法》之下啊。
曹操之智谋远不在众智郎话下。"望梅止渴"的千古佳话,足以看出他之智谋。赤壁鏖战,庞统献连环计,曹操大悦,程昱劝曹说,若东吴用火攻,船只难以散开,那当会全军覆没。曹操大笑。原来,当时正是11月余,隆冬之际,只会有西北风,不会有东南风,而曹军在西北岸,孙军在东南岸,若用火攻,必烧自己罢了。而周瑜当时并不知晓,是要进军前不久才知道的,气得吐血倒地,幸有诸葛亮帮助周瑜,为他"借风",才宽心九分啊。可见曹操之智并不在周瑜等人之下。
曹操之孝,更是真挚可泣。董卓破后,夺得濮阳,就立刻叫人接养父来身边尽孝,谁知,在刘表荆州地界,被刘表手下贪图富贵者杀害,曹操闻讯,痛不欲生,立誓拿刘表人头祭奠他父亡灵,挥兵讨伐刘表,他披麻戴孝,制旗为:报仇血恨。 刘备为匡复汉式,求贤若渴,卧龙凤雏也归他所用。我认为曹操之心,也是如此。曹操在末年,以位列人臣之极--魏王,手握兵权,朝中上下全权在他一人手中,可谓只手遮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了。但是,他没有丝毫的串位之心,是他子曹丕继位后才称帝的。在《观沧海》和《龟虽寿》等诗词中也能稍稍看出此意,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天下,而是为了众人的天下。他也是求贤若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破袁绍,他是如何呢?袁绍手下谋士甚多,但袁绍不能善用,曹操曾说过,若袁绍果断行事,再能用将谋,他更本不可能战胜袁绍。袁绍不听许攸、沮授言,才败。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连忙跑出恭迎。许攸一见,感慨万千,连忙献计,助曹操攻破袁绍。再说,袁绍想联军抗曹时,有一叫陈琳的谋臣,为袁绍写讨伐书,书传到许昌时,曹操正感头风,叫人念出,听后,头风尽不要而愈了,众人以为曹操必怒,立刻者怪众人,且立即发兵攻袁,谁料,曹操尽大笑,说道,此人文笔甚好。可惜呀……不为吾所用啊。郭嘉之死,他说:天丧吾也!典韦,与他长子--曹昂同死,但曹操说,典韦之死,比曹昂之死更使他肝肠寸断、悲伤不已……
曹操,从黄巾大乱之际身为骑都尉讨贼,显露头角开始,讨董卓、诛吕布、伐袁绍、杀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纵横乱世,四海皆知,口吐:"令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为三国鼎立打下基础,为宏伟魏国奠定基础,更为大千历史,写下一章又一章不朽的诗篇。
第4个回答  2021-02-18
虽然大家都说曹操是一个大奸雄,但是如果三国历史没有曹操,那么就会黯然失色。假装三国,历史是一幅画卷,那么曹操便是里面的点睛之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