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什么?

如题所述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并非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是由四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3)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4)平衡国际收支

就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济交易的性质而言,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主性交易,或叫事前交易,它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政治上的考虑以及道义上的动机而自动进行的经济交易,如贸易、援助、赠予、汇兑等。另一种是调节性交易,或叫事后交易,它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如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融通、动用本国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以弥补差额等。

扩展资料

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货币政策的宽松带来银行间流动性堆积问题,股市、楼市资产价格泡沫也有所抬头,监管层正在反思相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下一步管理层可能会在财政政策方向、力度上有适度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经济金融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力呛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