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京剧中的科班出身,科班指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科班是旧时培训戏曲演员的艺术教育机构,大多数是私人兴办,科班出身就是指在这种机构里受教育、学艺而成;现在多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早在明代嘉靖年间,江南一带的昆剧班就开始了“以班带班”的小型科班培养演员,由成年演员边演戏边带幼年演员,人员规模通常较少,明代万历年间戏曲家潘之恒《亘史・乐技》中就记载了“郝可成小班”的事例。

科班迅速发展时期是京剧发展成熟阶段,北京的京剧科班最早大约出现在咸丰年间。据方问溪《梨园话》中记载:“夫科班,在清代极多,今则廖若晨星。即以北京一隅而言,如庆升平、庆和成等班成立最早,皆以昆剧为主。继之者为双庆、双奎、全福、小福胜、小嵩祝、三庆、四喜等班,约在同治、光绪之间;他如小荣椿、福胜、玉成、小和春、德胜奎等科班,则较为迟矣;小洪奎、长春等科班,又其次矣。”

京剧艺术的繁盛大大促进了科班的发展,科班学艺日趋成为京剧后继人才培养的主流,在这个时期科班的地位,“犹如文人之科举,乃伶人出身之正途”。

科班是以班社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尽早的培养出幼年演员登台为戏班谋利。科班均供奉唐明皇为祖师爷,并每日朝拜,凡入科班一定要立字据,如同定下卖身契约,不仅要打骂体罚,而且科满后要效力3年,因此旧时学戏称为打戏,坐科7年称为7年大狱。科班招收的学生,都是七岁至十一岁,七年为满科(即毕业)。学生入班,训练一年,至多二年,便可登台,到三年后,有天才的小孩,就有叫座的能力,以后四年,便都是班主挣钱的时期。

科班影响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是富(喜)连成科班。富连成科班作为戏曲教育史上最成功的科班,最早由商人牛子厚出资,叶春善创办,萧长华担任总教习,创立于1904年,于1948年停办,44年期间共培养出700多名演员,按照入学年份排序,分为“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庆字辈因故没有结业),其中很多演员后来都成长为京剧舞台上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为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富连成也因此成为最成功的培养童年演员的科班,它的很多教学培养理念与方法,对当代戏曲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仍然可以作为今天戏曲教育的研究范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29
科班,中国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
科班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是成为演员(旧称戏子)的必须也是唯一途径。

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的统称,所谓科班并非指“出身”,而是指正规培训或自学成才的分水岭

满意请采纳哈。。O(∩_∩)O哈哈~祝亲学习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15
科班是戏曲用语。戏班以演戏为主,科班以学戏为主。科,即品类、等级之意,因自汉以来,学人经科试以定次第等级,因此旧时投师学艺也称为入某一科,同年入学者为同科。考入或经人介绍加入某一学戏的班子的某一科,即称为进班入科,亦可称加入某一科班。如富连成班就分为喜字科、连字科、富字科、盛字科、世字科、元字科、韵字科、庆字科等8科。
科班均供奉唐明皇为祖师爷,并每日朝拜,凡入科班一定要立字据,如同定下卖身契约,不仅要打骂体罚,而且科满后要效力3年,因此旧时学戏称为打戏,坐科7年称为7年大狱。
科班起源于明代。随着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除官办的梨园、教坊之外,大多数都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或拜师学艺,或艺学家传(所谓“门里出身”)。这两种授徒的规模和作用都带有局限性,难以适应舞台艺术的平衡发展,于是采用以班代班方式培养演员的大小班和专门培养童伶的科班便相继出现,其性质仍然是师徒相传。
明代嘉靖年间已有海盐子弟班和昆曲大小班或科班。清中叶之后,随着地方戏的勃兴,科班如雨后春笋,风靡各地。道光时苏州有昆曲科班,北京有老嵩祝班;咸丰、同治间又有全福昆曲科班和河北农村的双顺、永和、永胜及梆子科班。之后,又有四箴堂科班、益合昆弋科班等。清末民初,又相继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专门培养童年演员的科班。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富连成社、崇雅社、易俗社、昆剧传习所等,都积累了丰富的传艺经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教学方法,许多知名的戏曲演员大多是这些科班出身。但由于受社会条件的局限,经费匮乏,人力不足,科班能够维持的时间不长。
科班本义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是成为演员(旧称戏子)的必须也是唯一途径。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的统称,所谓科班并非指“出身”,而是指经过正规的培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