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母亲的事迹

中外伟大母亲的事迹

1、折太君
折太君(误称余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绪年间《岢岗州志》所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娶折德(户衣)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杨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又《保德州志》云:“折太君,宋永安军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女,代州刺史杨业妻。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后太平兴国十年,契丹入寇;业进兵击之,转战至陈家峪口,以无援兵,力屈被擒,与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书陈夫战殁,由于王(亻先)违制争功。上深痛惜,沼赠业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诏“故云州观察使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杨业传》)。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保定)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0 回复此发言

--------------------------------------------------------------------------------

3 2、圣母玛利亚(最圣洁的母亲)
希律王统治犹大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撒迦利亚的祭司,他妻子名叫以利沙伯。他们夫妇俩在神跟前都是义人,遵行着主的一切诫命。唯一遗憾的是二人年事已高,却不曾生养过儿女。一天轮到撤迦利亚当班进主殿为神进香。主的使者突然在香坛右边显现。这天使告诉他不要惊慌害怕,说他祈愿生子的祷告已经给神听见,他的妻子以利沙怕将生子。这孩子应起名约翰。天使说:“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在母腹中他便充满了圣灵。他将使众多的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神。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撒迦利亚认为自己已经年迈体衰不会生育了。天使加百利说自己是奉神的差命而来报信的,因为撒迦利亚不信神的话,将必成为哑巴。

不久,撒迦利亚的妻以利沙伯果然怀孕。当她怀孕到第六个月上那,天使奉神的命,来到加利利一座叫拿撤勒的城,向那里的一个童贞女马利亚报喜,说她将怀孕生子。那孩子的名应当叫耶稣。

马利亚已经同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尚未过门。天使进门便对马利亚说:“我给你问安,主已经和你同在了。”马利亚听后觉得惊慌不安,她琢磨不透天使的意思。天使告诉她:“你的儿子耶稣将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帝将把他祖先大卫的位给他。他将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马利亚说:“我尚未出嫁,怎么能够生子呢?”天使告诉她:“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你难道不知道,你的亲戚以利沙伯,那祭司撒迦利亚的妻子素来不能生育,六个月前却怀孕了吗?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马利亚素来是娴淑虔诚的女孩。她答道:“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离开之后,马利亚赶往山地里的撤迦利亚家住的城中去,向以利沙伯问安。听见她的问安,以利沙伯腹中的胎儿砰然而动。由于圣灵注满全身,以利沙伯高声答道:“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你一开口,我的胎儿就在腹中欢乐踊动。我相信这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的话都要在她身上应验。”马利亚回答道:“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肩膀施展大能。那狂做的人,正在心中妄想,就被他赶散了。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人,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马利亚在以利沙伯家住了三月,到以利沙伯临产前才离开回家。

以利沙伯终于生了儿子,邻里亲族都极为欢欣。孩子生下来第八天,先给孩子行了割礼,然后商量给他取名。亲友们说按惯例应当以孩子父亲的名,称他撒迦利亚。但母亲说应当就叫约翰,那是天使加百利传达了的。众生说没有这么称呼孩子的,便去问哑巴父亲。撤迦利亚要了一块写字的板,写下了他孩子的名——约翰。奇怪的是,刚写完最后一划,哑巴的口张开了,舌头舒展了,大家听见了撒迦利亚又能说话称赞神了。人们又惊又怕,整个犹大的山地到处都传扬着这个奇迹。撒迦利亚预言了救恩将临到以色列入,他说:“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在他的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号角,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的人之手,向我们的列祖施怜悯、记念他的圣约,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叫我们终身在他面前但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事奉他。孩子啊!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阳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阴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约翰从此渐渐长大,他生长在旷野,最终要向以色列人显明他在为耶稣基督开道。约翰出生的时候,正当那叫居里扭的做叙利亚巡抚。皇帝有旨意传下来要天下人民报名上册,回原籍申报户口。此时,约瑟也带了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从加利利的拿撤勒到犹大去,大卫家族的人都住在叫伯利恒的城。
6 3、最爱国的母亲,岳母刺字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 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 忠 报 国”四字。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不久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次年,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不久随东京留守宗泽守卫开封,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 年),金将兀术率金军渡江南侵,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攻 金军后防。次年, 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将兀术,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金军被迫北撤。之后,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 家 军”。

绍兴三年( 1133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 贼 游 寇”,得高宗所奖 “精 忠 岳 飞”的锦旗。次年他又率部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

绍兴五年,岳飞率军镇压、收编了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他屡次建议高宗大举北进,但都为高宗拒绝。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 浮 图”和 “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 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 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 两河义军也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 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 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 须 有”的罪名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害于临安风波亭。宁宗时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 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 岳 忠 武 王 文 集》),其词《满江红》是千古绝唱的名作。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2 回复此发言

--------------------------------------------------------------------------------

7 4、宋庆龄(国母)
宋庆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继续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和1929年被国际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选为名誉主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回国,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批评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反共压迫人民的政策。1932年底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争取民主权利的革命者。

1933年当选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主席。后联合爱国人士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积极支持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募集医药物资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呼吁美国人民制止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又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妇幼福利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后历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50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发言年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当选为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8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救援人员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

  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此时此刻,每个人无法抑制自己悲恸。

  当你承受不住外界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撑起一片天空,为你遮风挡雨,至死也呵护在孩子们的身旁,这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第2个回答  2021-03-15
徐母

徐庶是三国颖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元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刘备?都是因为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第3个回答  2021-03-15
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伟大母亲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第4个回答  2007-03-10
客家妇女参战早有先例。相传南宋某皇帝被敌军追逐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当下南宋皇帝题赠:“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并对此地女人死后一律封“孺人”。而“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的夫人的称谓。
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任务。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客家精神又是民族精神的典范。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博大精深,笔者用柔、韧、刚三个字来表述:客家妇女在人伦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出充分的柔性,在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出充分的韧性,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充分的刚性。

先说柔性。

有3个至今还存留在客家地区的风俗例子。

1、夹菜的风俗。同样去赴宴,男客不夹菜,而女客夹菜。所谓夹菜就是在宴席上属于女客的那一份好菜好肉,女客用碗盛起来,在席上只吃一些汤水类。席散后,女客将酒席上夹下的好鱼好肉带回家给公公婆婆或小孩分享。

不过,这种风俗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今天,已经弱化。

2、女客不上席的风俗。逢年过节,家有庆宴时,女人不上席,或在灶前厨下吃,或等男丁吃完后再吃,或设下席或偏席。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恭敬与谦让。

这种风俗至今还有极大的普遍性。女性在男性面前总是谦让,表现出礼仪上的甘居人后。

3、长嫂为母。客家地区称长兄为父,父亡后,长兄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而长嫂也相应地承担母亲的责任,对小叔子和小姑子的抚养嫁娶确实负起母亲的责任。

总之,客家妇女是贤妻,是良母,温柔敦厚,堪称楷模。

再说韧性。

客家妇女担当着操持整个家庭事务的重担,培育出惊世骇俗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这里的苦,不是一朝一夕的苦,是长年累月,乃至终生操劳。上山砍柴,下地犁耙,上屋盖瓦,厨前做饭,灯下缝衣……一双天脚闯天下。

客家地区一向有崇尚读书的习俗和风气,千百年来,客家母亲含辛茹苦,鼓励儿女们读书上进,为中华民族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

身教重于言教。客家妇女的现身说教更是深刻感人,客家人的家庭教育大都以妇女为中心,客家男子大都外出谋生,持家教子的重担几乎都落到妇女身上,“家头教尾”(养育子女)、“田头地尾”(耕田种地)、“灶头锅尾”(家务劳动)、“针头线尾”(缝补衣裳)等四项妇功的养成和履行,年复一年,有的甚至一辈子,真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劳苦。

在客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儒者达士具有这种品质,就是布衣百姓也重礼仪,讲守信,热情尚礼,谦和大度。客家母亲在对后一代的教育要求中,主要是先辈优良人格的再现,它绝不仅仅是对先辈业绩的简单回忆和眷恋,而且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性和跨地域的同根性,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充满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况且,身教重于言传,客家母亲们身上那种勤劳耐苦精神对后辈的熏陶亦可谓举世罕有,那正是客家人优良人格品德的真实展示。其教育效果无疑可以入脑入心,激励后辈,是子孙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勤劳、俭朴的优点也为世人所公认,那正是他母亲钟太夫人言传身教的必然结果。母亲真切的人格力量,使朱德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有助于后辈对前辈的教育永远认同,铭心刻骨,进而透过内省转化为自身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出现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客家妇女们的“言传与身教”的教育特色,无疑是客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力量源泉之一。

最后说刚性。

前文说到客家妇女柔的一面,那是指客家妇女对待亲人、对待同胞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特性。但是在异族入侵,家国不宁之时,客家妇女则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刚烈气概。

客家妇女参战早有先例。相传南宋某皇帝被敌军追逐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当下南宋皇帝题赠:“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并对此地女人死后一律封“孺人”。而“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的夫人的称谓。

当年的中央苏区所在地就是客家地区。客家地区扩红的宣传主力,就是苏区妇女,比如当年苏区扩红宣传的兴国山歌大王谢水莲就是个典型之一,用山歌动员客家子弟上前线,出现了母送子参战,妻送郎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客家妇女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保大家,支援革命,支援前线,做军鞋,抬担架,“一首山歌三个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因为当年中央苏区是建立在纯客家地区的,组成中央红军有生力量的多是客家子弟,中央红军主力的四分之三牺牲、失散或冻饿死亡在长征途中,他们绝大部分是来自江西、福建的客家子弟,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富有革命传统的客家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客家女人表现的刚烈精神也永垂青史。

作者: 心安即家 封 2006-9-7 01:05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回复:柔·韧·刚——谈客家妇女的精神特征
客家先祖的艰苦奋斗历史当值得我们当代学习

作者: ┣▇▇═—书童 封 2007-3-4 15:5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17 回复:有些客家人很封建
客家女性的精神特质
客家人的精神个性,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并崛起于历史舞台,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客家女性坚韧自强、历难弥刚的精神特质,亦备受认可和尊崇。较早的国外学者爱德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中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民系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70%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客家女性在客家民系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汉族妇女的精神特质。

一、大脚矫健走出广阔天地。客家妇女不缠脚,这是区别于传统汉族妇女的显著特征。客家妇女所以不缠脚,与客家民系辗转迁徙有密切关系,且客家人居住山丘为多,无舟车之便,只能以步当车。因此客家人不论男女均腿粗脚健,有一双大脚板。美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徙》中说“妇女不缠足,通常体健而轩昂,惟其如此,故能过其户外生活。”长期艰苦动荡、披荆斩棘的迁徙生活,锤炼了客家妇女与男性一样刚毅勇敢的个性特质。

二、自食其力获得尊长地位。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中说:客家“妇女的能力与地位——最艰苦耐劳,最自食其力,对社会和国家最有贡献。”南方山区生存资源匮乏,迫使男人外出经商甚至漂洋过海。而留在家乡的妇女遂成为一家之长,独立挑起了生活重担。据《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中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正是客家妇女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坚韧性格,确立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尊长地位。广东客家学者房学嘉在多篇著述中得出结论——长辈客家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拥有权威的地位。由于客家妇女为家庭和家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之获得了女性祖先崇拜在宗族墓园的单独墓地。

三、深明大义敢担战争风云。历史上的客家妇女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有出色表现。相传南宋末赵 帝被元军追逐,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南宋末赵 帝因此赐封客家女性死后为“孺人”。“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官员夫人死后的称谓,普通客家女性故后称为“孺人”,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南侵,文天祥率勤王师起兵抗元,客家男女“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大量客家妇女投身太平军女兵营,勇猛抗清,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称为“大脚蛮婆”。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更是扩红宣传的主力军,她们唱着山歌把丈夫、兄弟、儿孙送上前线,挑着担子帮助红军募盐筹粮,独持家务支持丈夫安心杀敌。客家女性坚韧不拔、刚毅自强的精神,在苏区革命斗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文红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讲师)

作者: ┣▇▇═—书童 封 2007-3-4 16:00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18 回复:有些客家人很封建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转自 http://www.djmzh.com/kej/kjfn.htm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再后来,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也正因为是劳作的需要,客家妇女历来是不缠足的,她们的大襟衫也是将原来的长袍而改短。
客家地区凡是上了年纪梳盘头髻的妇女,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插上一支银簪的习俗。银簪一般都是由白银制成,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较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纹,精巧玲珑,其形状类似现在的“耳挖子”。以往,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经常遭受流寇、土匪或邪恶势力)包括流氓、地痞、无赖汉等)的欺凌,为了防身自卫,便开始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演变成为客家妇女插在脑后盘头髻上的银簪。银簪还有其它作用:一,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客家先辈会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据说疗效甚佳。二,娄客家姑娘要出嫁时,做娘的总要送一支银髻用布包在一起,并再三叮嘱女儿,在房事时如遇新郎出现“暴脱症”,可取银簪向男方尾椎骨处重刺一针,便可转危为安。三,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撞出毒血,可防止蛇毒入心。
客家人在岭南立稳脚跟后因所处环境山多田少,男人不得不纷纷外出谋生或读书求仕,而家里从“家头教尾”(养儿育女)、“灶头锅尾”(操持家务)、到“针头线尾”(缝补衣服)、“田头地尾”(耕种土地),事无分大小、活无分轻重,都由妇女一肩挑。她们日末出而作,日入而末息,一生都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甚至百年归寿后,墓碑上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客家妇女能够独立生活,因而有一定的独立人格,但她们同客家男人一样,也难于摆脱时代的局限。表现在她们的婚姻问题上,一方面她们的许多姐妹可以通过对唱山歌,表达爱情,与自己中意的男子缔结良缘;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残留着指腹为婚、童养媳、换婚及买卖婚姻的陋习,使客家妇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说。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狐狸满山走”这一从一而终的清规,又使得她们对这种不幸婚姻的抱怨,客家地区就有了“哭嫁”的习俗。出嫁那天,新娘在上轿前痛哭流涕,用哀怨凄郴的山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惭愧自己无以为报,表白对新夫家的种种担忧,可怜自己不是男儿身。那带哭的歌声,几乎字字是血,石头听了都会流泪,要不是三姑六婆的劝导恐怕送嫁的队伍很难成行。而今,社会进步了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命运,都有有了时代的亮色。
对客家妇女的最高“奖赏”,恐怕莫过于他们生孩子“坐月”时能喝上娘酒了。这种娘酒是用糯米酿造的,在产妇生下小孩的一个月内“坐月”时,配以猪肉、鸡、蛋等煎煮,有美容、驱风、散瘀、活血、强身、催乳之功效。同时,主家还要煮姜酒送给亲戚及邻居以示报喜。如果,姜切成片的确良,表示生了女孩,如果姜切成丝的,则表示生了男孩。客家妇女有强健的体魄,客家娘酒是功不可没。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他在《中国的客家》中认为:“客家妇女,真是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事”。英国人爱德尔也在他的《客家人种志略》一书中评价:“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一部客家人的历史因客家妇女而添色增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