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汉唐宫殿和明清宫殿的差异是什么?

  在网上和电视剧中看到汉唐宫殿效果图或仿建,觉得大气而且艺术,相较之下觉得故宫虽然色彩华丽却有些局促、拘谨,但房屋的主体又似乎都差不多,只是汉唐宫殿会运用高层建筑以及悬空的走廊(原谅我不知道它到底叫什么),虽然还有其他的什么,但二者的视觉效果相差很大,请问到底他们的重要区别在哪里呢?
多谢指教。

差别比较大,规模和建筑形式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汉唐宫殿通常把阙和正殿做在一起,这样两侧有高阙,水平、垂直两方向都显得向更宏伟一些,紫禁城用阙的只有午门,三大殿都没有使用。汉唐宫殿由于用阙,所以正殿到阙的副道就显得像翅膀一样给人以动感了。

在规模上,紫禁城远远小于唐大明宫。朱元璋尚节俭,所以修筑明南京宫殿的时候,规模就比较小,朱棣建北京紫禁城,还是按照朱元璋南京故宫的套路来修,只是作了一些放大和改动,所以整体规模还是较小的。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

唐大明宫在长安外郭东北角墙外,近年已经勘探和局部发掘。其平面南宽北窄,近于梯形,南面宽1370米,北面宽1135米,西墙长2256米,东墙不甚规则,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宫南墙即利用长安外郭北墙东段,宫内布置自南而北大致分四区。最南为深500米左右的广场,其北地势高起15米左右,在高岗前沿建第一座殿含元殿,南临广场。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一道横墙。含元殿后300余米处有宣政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 300余米的巨大殿庭。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之殿,性质相当于太极宫的承天门。它左右的翔鸾、栖凤二阁实际是双阙,阙外有朝堂,也和承天门外的情况全同。宣政殿是皇帝每月朔望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况也相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是皇帝隔日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两仪殿,为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西并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寝区之北为宫中湖泊太液池,池中有岛。池东、西、北三面各建有若干殿宇。池西有麟德殿、大福殿,都是巨大的建筑群,麟德殿是非正式接见和宴会之处;池东有太和殿、清思殿等,是唐帝游乐之所;池北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三清殿等,都是道观,因唐崇道教,故宫中多建道教建筑。三清殿等之北即宫北墙,正中为北面正门玄武门。自寝区以北,包括太液池及其周围诸殿,是宫内苑囿区。

参考资料:http://www.daqi86.com/newview.asp?tid=816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