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第7识末那识是什么?和第6识意识有什么区别?

在佛教论坛看到说前6识不能做主,第7识末那识才是我们处处做主的,我一直理解的第6识意识就是我们的思维,也就是主宰我们各种行为活动的,我们做的这一切不都是我们的意识支配的吗,不是意识做主是什么呢?为什么又来个7识末那识,到底什么是末那识,它和6识有什么区别吗?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一、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又依成唯识论卷五载,末那识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经、解脱经二种教说,及六种道理证明之,此谓‘二教六理’。二教,即:(一)入楞伽经卷九谓,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脱经谓,染污意恒时与诸惑俱生灭。六理,即:(一)不共无明证,谓第六识之作用虽有间断,凡夫不共无明,则恒无间断而相续,故须有末那识。(二)六二缘证,前五识以前五根为所依,以前五境为所缘,第六意识亦须有末那识作为其所依之意根。(三)意名证,末那名意,因系恒审思量,故末那识必须恒存。(四)二定差别证,圣者所入之灭尽定与外道所入之无想定有所区别,因灭尽定无末那识,而无想定有末那识之存在。(五)无想有染证,修无想定而得生之无想天,虽无第六意识,但仍有我执,故须有末那识。(六)有情我不成证,凡夫行布施等善,不会成为无漏,无法脱离我执,乃因有末那识之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2
悟透佛学“九识” 解密人生真相

众生的觉识,求乐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细说有九识:
1. 眼识:眼 观 色,喜美丽、厌丑陋。
2. 耳识:耳 听 声,喜悦耳、厌刺耳。
3. 鼻识:鼻 闻 香,喜香气、厌臭气。
4. 舌识:舌 尝 味,喜好吃、厌难吃。
5. 身识:身 感 触,喜舒适、厌难受。
6. 意识:意 缘 法,喜顺意、厌逆意。

7. 分别识(末那):对前“六识”起分别而取舍,喜爱的则贪念、厌恶的则嗔恨,得到喜爱的就乐,失去喜爱的就苦,得到厌恶的就苦,逃离厌恶的就乐,多数众生在这苦与乐中轮回。

8. 藏识(阿赖耶):对贪、嗔的贮藏记忆,即成“业”,业有善业、恶业,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象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9. 清净识(庵摩罗):觉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与乐,所以不在苦乐中轮回。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后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虽然细说分九识,实则九识即一心,一切众生从中生,诸佛菩萨从中成。

《心经》中说: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是本体,识是众生遇境起心动念产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体,波是水动荡起伏产生的假象。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第2个回答  2020-12-04
第七识还有个名字叫“意根”,
也叫“末那识”。网上有很多有关意根方面的讲解,可以查找并学习参考。你如果查找末那识或第七识,网上讲解的文章可能目前不是很多,很多都是些陈旧的理论,也不好理解,所以可以查找意根,意根这个词比较普遍。
第3个回答  2007-06-18
简单说,末那是思量,意识是分别
第4个回答  2007-06-18
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