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和现状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我国现有的园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和现状!谢谢了!

无障碍在国内外的现状及以后发展趋势

无障碍化建设
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一个具有“无障碍化环境”的城市建设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无障碍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方便了老幼、残障人士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据李教授介绍:在欧美、日韩等一些国家,由于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的较早,各种设施更加完善。在日本有名为“心之都”的城市街道、有各种完备的无障碍设施,道路与商业设施有清晰明确的指示系统,各道口、电梯不仅设有盲文还有语音提示系统;在日本福冈市的地铁有设计良好的视觉引导系统,无论任何人都能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最快地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在香港地铁中也随处可见各种方便乘客使用的无障碍设备,如无障碍卫生间、电梯等。
目前,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有不少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如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都提供了方便残障人士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在很多社区内,无障碍坡道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硬件设施。但从整体来看,我们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张院长带领多位博士生和研究生对北京市西城区内的一些医院、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无障碍的调研和设计研究工作。市区作为上海的无障碍示范区一直对无障碍化环境建设非常重视,李教授介绍说,在这次设计研究中,通过与市建委以及专家组的密切配合,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运用了3个学科来完善无障碍设计:即用工业设计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用视觉传递设计完善标识引导系统;用环境设计来完善公共空间的分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又蕴涵着人本主义的关爱。李教授希望通过市区的无障碍建设项目能带动整个上海的无障碍设计,把这些设计经验带到更多的城区项目建设中来。
更广义的无障碍设计
针对上海市目前无障碍化建设的现状,李教授提出引进国际先进的无障碍设计理念,把国际上成熟的无障碍建设模式与北京的城市建设相结合。据介绍,新的无障碍设计概念,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广为大众所理解的硬件设施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为行动不便人士与老幼者设置的高低差异设备、盲道、坡道、扶手等常见的无障碍硬件设施。而广义的无障碍设计概念还包括了:图形化的信息指示;用色彩、材料、光影等手段多元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各种便捷的服务、人性化的视觉引导系统等软件上的无障碍设计工作。
随着国内外无障碍硬件建设法规的日益完善,在街道和建筑中的硬件无障碍建设上基本都已走向成熟;但在软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某一个环境内,综合、总体地考虑软件无障碍设计还不完善。在这次李教授指导的市区内无障碍设计中,就特别强调了视觉信息的无障碍化研究。比如,在医院里如何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就诊地点,如何更合理地根据医院的环境和患者的需求来分布、传达各科室的信息;在公园里如何通过图形、色彩来引导游人的游览线路,提供给游人公园的信息;在车站如何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指示来帮助外地、外籍旅客,减少他们出行的困难。这些软件方面的无障碍化建设是进一步加深无障碍化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步骤。特别在奥运建设期间,我们的城市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非常优秀的硬件设施,如新的地铁线路、各种大型的场馆等都相继完成,而这些高水平的硬件设施内的软件无障碍设计就相对滞后。这次张院长所研究的视觉信息无障碍设计,就是希望能从更深的层次推进北京城市的无障碍化建设。
老龄化社会与通用设计
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直关注和从事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的张乃仁院长,受北京市科委的委托对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进行专项设计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从这一心理出发,张教授提出通过“通用设计”的手法,即产品的设计指向无特定的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市场的需求。产品的设计既满足了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从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
无障碍设计的广阔前景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特大型城市,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约占总人口的30%,随着城市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提升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上海加快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城市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世博场馆、大型文化设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以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了把最先进的无障碍设计概念引入城市建设,张院长每次出访国外都要和国际著名的无障碍设计专家取得联系,并带回大量的相关资料。张院长希望把这些设计经验介绍给国内的企业,为他们提供设计的参考和思路,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共场所、更多的企业重视无障碍设计的建设,把中国的无障碍设计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

 无障碍设计是联合国1974 年提出的设计新主
张。强调在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社会住所的公
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
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
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
满足这些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关怀,切实
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1  无障碍设计及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现代化不能缺少无障碍规划设计。城市无
障碍化环境不仅能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
提供便利,使他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也能方便所
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生活的品质。
1. 1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与实质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
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
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消除
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
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城市无障碍设计具体表现为方便残疾人的设施
上:如盲道、轮椅通道、公共车上专用座位等。但从
实质上看是给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一个
人,无论他是否肢体健全,是否耳聪目明,在人格上
却应该平等,在参与社会生活权利上都是平等的。
当他并不因身体的缺陷而参与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受
阻时,当他进入社会角色并不觉得自己与健全人有何不同时,才可以说实现了无障碍。
1. 2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个具有无障碍化环境的城市意味着方便所有
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无障碍
化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
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
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
社会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
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
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残疾人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
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全
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的迫切,关爱特
殊群体,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无障碍城市,构建平
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目前我国
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
方便了老幼残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
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要意
义。
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7 %定义为老龄化,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
家。目前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 43 亿,
占总人口的10. 97 %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
人口将超过4 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
的社会问题。我国现有近877 万视力残疾的人,有
近1100 万肢体残疾的人,而且由于交通事故等原
因,今后的残疾人会不断增加. 对于众多的残疾人来
说,他们不仅享有和健全人一样的劳动与就业权利,
而且也应该享有自主生活和工作的权利。无障碍设
施的建设是他们正常行为的基础。由于我国有众多
的残疾人存在,同时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无障碍
住宅建筑的兴起势在必行[1 ] 。住宅的设计和房产开
发部门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及时调整建房类型,适量
开发无障碍环境的住宅和居住小区,这不仅造福于
残疾人和老年人,也使房产开发在精神文明与物质
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取得经济效
益的同时必然会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2  我国无障碍设计的现状
无障碍设计是一项新的设计主张,它的实施需
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
财富条件有限,所以我国无障碍设计呈现出以下状
况。
2. 1  我国无障碍设计现行情况
无障碍设计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
备中有所体现。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这
是普遍现象,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提供了方便
残疾人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火车站、地铁、飞机场
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但从整体看,
我国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
要求,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
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
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建设方案。而且在中
小城市、居住区、住宅无障碍设计理念比较弱,重视
程度不够,无障碍住宅建筑还没有按比例列入计划
项目进行兴建,不能满足残疾人、老人的需要。
2. 2  我国无障碍设计优缺点
美国公共无障碍设施对我国有一定启示。为确
保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不受损害,美国政府
于1992 年颁布实施了美国残疾人法案。这部法案
涵盖了各种生活细节。例如,大型公共服务机构门
口有台阶的地方必须有轮椅通道,在进门的地方如
没有专人开门或自动感应门的,必须安装残疾人专
用开门器,让坐在轮椅上的人一按按纽,门就自动打
开;公共场所必须有可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比一般
卫生间更宽大且有扶手,公共汽车上必须设有残疾
人专用座位,且车门上必须有供残疾人上车用的升
降梯等。
中国虽然不能和美国比,但美国政府通过法律
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启示我们,要保护残疾人的权
利,必须重视无障碍设计,扩大无障碍产品设施的范
围,提供多种服务设施,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需要,
体现文明城市对残疾人的关爱。
3  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
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走
在了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前列。但与国际大都市无
障碍化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完善,发
扬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使无障碍的产品为更多的
人提供方便。并要开发住宅和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设
计,这是我国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
3. 1  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
从更深层次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设。例如,在
医院里如何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就
诊地点,如何更合理地根据医院的环境和患者的需
求来分布、传达各科室信息; 在公园里如何通过图
第1期                  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9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形、色彩来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提供给游人公园的
信息;在车站如何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指示来帮助外
地、外籍游客,减少他们出行的困难,推进城市深层
次无障碍建设。从更大的范围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
设,还应加强中小城市无障碍建设。在新建和改造
城市建设中,把无障碍设计放在重要位置,让残疾人
和老年人更感受到无障碍设施给他们工作、生活带
来的便利和舒适。把保护残疾人和老年人权利落实
到实处。
3. 2  无障碍设计应面向更多的人群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
求,但它并非只专供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
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即能够应答、满足所有
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在产品使用界面设计中对于知
觉方式的选择,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实现“共用”的关
键。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通道”,如视觉、听
觉、触觉等,而残疾人所欠缺的仅只是其中的某个
“通道”而已。因此,具有“多通道”知觉方式的产品
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
由于在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中,还发现许多老
年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所以在产品设计指向
上不要明确指向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的需
求,产品设计既满足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
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从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
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 而且,我国
现有14 岁以下儿童近3 亿人, 无障碍设施建设也
可以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
故。由此可见,我国应加强无障碍设计,以满足特殊
人群的需要,为构件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3. 3  重点发展住宅与居住小区无障碍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内容日趋多彩,再
不能把住宅功能简单理解为仅供休息、睡眠的场所。
应从社会人口结构的组成来满足年龄不同、健康状
况不同的人群的特殊需要,这就涉及到无障碍住宅
设计。
残疾人虽然有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但他
们与健全人相比在家庭中停留的时间相对会长一
些,因此如果只在社会大环境中实施无障碍设计,而
对残疾人家庭的小环境不予考虑,这样就会给残疾
人的生活带来不可想象的困难,使他们因空间狭小
或某些设施的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的
能力,势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无障碍住宅对老年人同样迫切需要。无论是在
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仍提倡以家庭养老为主,
而这与世界上普遍主张“让老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生
活在自己家里”的观念达到了共识。家庭养老模式
也正迎合多数老年人愿与晚辈团聚的心理,但是这
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愿与晚辈同在一套居室共住,老
年人愿有自己的住房,与子女能够比邻或较近距离
居住,以便经常往来并得到子女的关照。如不具备
分居的条件,则住宅设计决不能局限于几个居室的
问题,还应考虑到二代人或三代人在生活习惯、娱
乐方式、行为规律的差异。为此,如何满足老年人对
无障碍住宅与日俱增的需求,如何从住宅设施上发
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从使用功能
上为多代同居者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这一系列的
需求向全社会和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
战[2 ] 。
我国的住宅建筑是以多户型住宅建筑群体为
主,基于残疾人不愿与健全人分开居住的心理,及老
年人愿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心态,建议在多层和高层
住宅楼内建3 %~5 %无障碍住宅,老年人的居住套
房应设在三层以下。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的残疾人套
房应设在首层,以解决他们垂直交通的困难。并且,
有残疾人居住的多户住宅建筑,首先要满足通行和
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入口应修建轮椅通道,门厅及
通道应通畅明亮,楼梯不能太陡和太窄,楼梯两侧要
设扶手,电梯要便于残疾人使用。其次要选择良好
的朝向,因为多数残疾人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要比
普通人长,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的通风,要保障
分户的私密性和生活方便,视线和声音要适当隔绝
和不为外人所干扰[2 ] 。
4  结束语
无障碍设计工作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我们应
大力宣传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强化无障碍设施方
便你我他的理念,使全社会都了解,关心和支持无障
碍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老年人、
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良好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7
无障碍设计是联合国 1974 年提出的设计新主张。强调在现代社会 ,一切有关人类社会住所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 ,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配备能够满足这些服务功能与装置 ,营造一个充满关怀 ,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我国无障碍设计现行情况
无障碍设计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中有所体现。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 ,这是普遍现象 ,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提供了方便残疾人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 ,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但从整体看 ,我国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要求 ,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 ,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 ,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建设方案。而且在中小城市、居住区、住宅无障碍设计理念比较弱 ,重视程度不够 ,无障碍住宅建筑还没有按比例列入计划项目进行兴建 ,不能满足残疾人、老人的需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