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

如题所述

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代表统治阶级行使统治权力的机关。在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的国家中,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议会与行使行政权的总统和行使司法权的法院处于制约与平衡的地位。在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有权控制内阁(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干预司法。

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立法机关是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是议会。中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广义的“法”而言,立法机关的范围也相应扩大。

如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订自治法规等。

扩展资料

立法机关代表说认为,立法机关整体是全国人民的受托人,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委托关系,即“代表式的委托”。代表说主要包括两层意义:

第一:承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而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所以,一个选举区的选民,只是全国人民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主权的主体,因而不能认为是主权者或委托人,而立法机关的组成分子也不能受托于本选举区的选民;

第二:承认立法机关整体所表示的意志,与人民全体表示的意志相当,因而有拘束全体人民的效力,因此,立法机关整体与全体人民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委托关系,即代表式的委托关系。

也就是说,可以认为立法机关曾受全体人民的委托,对于任何选举区或任何选民都不具有具体的义务或责任,因为立法机关的各个组成分子,是全国人民的代表,而非本选区选民的代表,立法机关选举虽然分为若干选举区,但其目的是为了选举的方便,而非表示立法机关组成分子只代表该选区的选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权力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法机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所谓权力机关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本来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几乎是一回事。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人民选举产生的议会,即最高的权力机关。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议行合一原则,人民选举的代表大会更是至高无尚的权力机关。

但是伴随社会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立法机关立法周期长、立法程序严格,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行政权开始大幅扩张。政府部门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立法权。从这个时候起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就不再是等同的了。

以我国为例。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是理所应当的合法的立法机关。但是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和经授权的机关都有权颁布各自权限范围以内的、有法律约束行的规章,也就是所谓的行政立法权。从这个角度讲,这些政府机关也是合法的立法机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7
立法机关只有立法权,权利机关范围很广,包括共同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的机关、包括只有立法权的、包括只有执法权的,个人理解,不是标准答案。
第3个回答  2019-05-04
不一致。立法机关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而其他机关也可以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而权力机关只是各级人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