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选择题,哪位高手帮帮忙,谢谢~~

下面的选择题,帮帮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分数
得分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40分)
1.活劳动是指(B)
A.有生命的人的具体劳动
B.商品生产中新消耗的抽象劳动
C.实际进行着的劳动过程
D.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劳动
2.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D)
A.马克思主义政党
B.工人党
C.民主党
D.中国共产党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全面
B.逐字逐句地学习
C.着重理解
D.理论联系实际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A)
A.$Ⅰ_(v+m)=Ⅱ_c$
B.$Ⅰ_(c+v+m)=Ⅰ_c+Ⅱ_c$
C.$Ⅱ_(c+v+m)=Ⅰ_(v+m)+Ⅱ_(v+m)$
D.$Ⅰ_(v+m) < Ⅱ_c$
5.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6.“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认识具有反复性
C.认识的辩证运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7.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
A.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B.劳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C.劳动反映人的需要
D.劳动决定一切
8.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
A.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政治经济学理论
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10.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影响的间接来源是()
A.黑格尔辩证法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他哲学
D.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11.认识客体是指()
A.自然界事物
B.成为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的事物
C.社会中的事物
D.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
D.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3.19世纪工人运动中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口号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 “人民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意大利工人起义
14.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
D.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15.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
16.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所有制上的特点是()
A.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B.以国家股份制为主要形式
C.以公有制为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
17.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推翻资本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现代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物质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是不可知的
19.劳动资料是()
A.不变资本
B.商品资本
C.流动资本
D.货币资本
20.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普选制
D.两党制(或多党制)
21.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所耗费的()
A.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2.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
C.德谟克利特
D.王夫之
23.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4.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
A.成反比
B.成正比
C.不成比例
D.不确定
25.资本有机构成()
A.就是资本技术构成
B.就是资本价值构成
C.就是m:v
D.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6.不是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莫尔
D.欧文
27.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A.圣西门
B.亚当.斯密
C.傅立叶
D.欧文
28.商品的价值是()
A.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
B.商品的价格
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包含在商品中的有用性
29.认识过程有两次飞跃,其中意义更重大的是()
A.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B.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由概念和判断到推理的飞跃
30.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暴力革命
C.和平过渡
D.局部战争
31.从竞争目的上看,垄断阶段的竞争不同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它是为获得()
A.新的竞争手段
B.高额利润
C.更广的竞争范围
D.超额利润
3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
A.独特性
B.深刻性
C.创造性
D.批判精神
33.认为元气是万物的本原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
C.德谟克利特
D.王夫之
3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35.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36.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3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和利润的比率
38.创造价值的劳动是()
A.物化劳动
B.活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39.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B.《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40.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巴黎公社
二、多选题 (每题3分,共60分)
1.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
A.马克思主义
B.分析别国社会矛盾
C.从国情出发
D.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有()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A.没有任何值得继承的合理成果
B.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局限性
C.具有反封建的历史进步性
D.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念
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5.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亚当.斯密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欧文
6.社会主义改革是()
A.被迫的
B.自觉的
C.主动的
D.自我完善
7.工人阶级()
A.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B.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C.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在社会历史上永恒存在
8.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中,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
B.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9.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10.辩证的否定是()
A.全盘否定
B.事物的自我否定
C.联系的环节
D.发展的环节
1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文化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12.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因为()
A.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的限制
13.因果联系的复杂性的表现有()
A.一因多果
B.多因多果
C.同因异果
D.有因无果
14.以下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是()
A.为生存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B.为社会治安而进行打击犯罪活动
C.为探索宇宙而进行的科学活动
D.为全民健康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15.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
A.规模
B.程度
C.速度
D.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16.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身最终被新制度所否定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A.物质条件
B.时代条件
C.社会条件
D.精神条件
17.银行雇员()
A.是劳动力的出卖者
B.不创造价值
C.不创造剩余价值
D.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
18.生产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
B.非劳动时间
C.购买时间
D.停工时间
19.联系的性质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2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表现为()
A.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B.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
C.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以极端的利己主义为核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9
复印店有习题册买~期末考试的选择题都出自那本习题册,至少我上学考的时候是这样的~其实选择题不会很难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30
直接背答案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