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柏林战役中有多少党卫军?

如题所述

大约有10万左右,还有一个维京师团,是党卫军精锐。
在1945年4月5日,德军第3军区就向第5党卫军山地军提供了2100人,向第11党卫军装甲军提供了2300人,德国空军则从8000人的训练部队中向第101军提供了2700人。靠着这些手段,德国人得以集结了大批兵员。以柏林战役的德军主力部队第9集团军为例:根据前民德军事档案馆保存的德军原始文件(编号MA DDR WF-02/7061, SHEETS 222),在4月15日,第9集团军“战斗力量”有90836人(详见附录)。笔者还不太清楚这份文件中所谓“战斗力量”的具体范围。但在很多德国军事档案中,这个词专指各步兵营和师属工兵营、侦察营的人数,甚至连炮兵(包括团属炮兵、高射炮兵、反坦克炮兵、各级野战炮兵)、装甲兵和自行火炮部队都不包括在内,自然更不会包括各种后勤和战斗保障部队。至于“战斗力量”和“总兵力”的具体数字差异,可以从保存在美国和西德档案馆的另外两份文件中清楚的显示出来:在库尔斯克会战前夕,德国第9集团军“战斗力量”为75713人,而“总兵力”则有335000人。总兵力是“战斗力量”的四倍(参见即将发表的《东线》第6卷)。同时根据这些材料,我们还不难发现,柏林城下布赛将军第9集团军的“战斗力量”,居然比库尔斯克会战时还要多出15000多人(如果两份资料的统计标准一致的话)。

第9集团军4月15日“战斗力量”统计

第101军 16391人

第5轻装师 4970人

第606步兵师 5495人

第309“柏林”步兵师 5926人

第39装甲军/第56装甲军 7591人

第25装甲步兵师 5605人

“明赫贝格”装甲师 1986人

党卫军第11装甲军 30654人

第9伞兵歼击师 6758人

第20装甲步兵师 4848人

第303“德贝里茨”步兵师 3860人

第169步兵师 5956人

第712步兵师 4882人

“库尔马克”装甲步兵师 4370人

党卫军第5山地军 15190人

第286步兵师 3950人

党卫军第32装甲步兵师 6703人

第391警卫师 4537人

集团军直属部队

法兰克福筑垒地域 13945人

第606俄罗斯步兵师 7065人

笔者没有找到柏林城下第9集团军总兵力的准确档案数据(通说是20万),不过当时该集团军各步兵师的总人数为7000到8000人,而“战斗力量”为6758人的第9伞兵歼击师在4月8日的总兵力更是达到11800人,第303“德贝里茨”步兵师也有1万人。除了编制内的陆军和党卫军野战部队外,第9集团军还拥有大量加强部队。如第404、408人民炮兵军,第23空军高射炮师(82个高炮连),第25炮兵团,5个反坦克营,1个迫击炮旅,1个迫击炮营等等。从这些资料判断,第9集团军总兵力大约在20—30万之间。另外根据西德资料,第9集团军在柏林战役前夕,共有658个炮兵连(包括139个高射炮连),2625门火炮。其中包括744门野战炮(不包括反坦克炮和步兵炮),695门高射炮(据说有一半高炮是88毫米口径)。上述数字没有包括迫击炮的可能性很大。就当时德军的实际装备水平和编制而言,第9集团军81毫米和120毫米级别的迫击炮数量可能会在1000到2000门之间。

当然,在柏林战役方向的德国军队绝不仅仅只有第9集团军,还包括第3装甲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苏联人还另外加上了第17集团军,这个拥有13个师及大量加强部队的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道对付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却往往被西方史料所遗忘)。根据德国陆军总部的统计,在3月初,维斯瓦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在奥得河和尼斯河分别有52万7千和41万3千兵力。按照苏联人的估计,4月中旬,第9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柏林卫戍部队,共有61万人;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有36万人。而代表西方观点的堪萨斯大学《当巨人冲撞》一书也认为,4月中旬,第3装甲集团军,第9集团军,以及柏林卫戍部队共有67万人(比苏联人的说法多6万),第4装甲集团军有15万人,第17集团军兵力不详。从这些资料看,传统所谓德军有百万之众参加柏林战役的说法丝毫也没有夸张。而战役进程中参战的兵力还不包括其中。

在装甲力量方面,柏林城下的德军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根据民德军事档案文件MA DDR WF-03/5099 SHEETS 303-4,在4月13日,第9集团军共装备有坦克和强击火炮656辆,自行高炮16辆(未包括各种自行榴弹炮和自行步兵炮),其中有81辆“黑豹”坦克,49辆重型“虎王”或者“虎”式1型坦克。几乎每个德国兵团,包括步兵兵团都有了自己的装甲单位:第5轻装师编制有第1005坦克歼击连,拥有10辆长身管四号坦克、1辆三号强击火炮;而党卫军第11军第303“德贝里茨”步兵师拥有1个“德贝里茨”坦克歼击营(7辆长身管四号坦克,17辆三号强击火炮)和第303装甲侦察营(2辆三号强击火炮);第25装甲步兵师的坦克强击火炮自行高炮总数达到123辆,其第5坦克营拥有1辆四号坦克、30辆“黑豹”、7辆四号长身管、2辆四号自行高射炮,另外还有第25坦克歼击营(12辆四号长身管、31辆三号强击火炮、1辆四号坦克歼击车),第560党卫军坦克歼击营(5辆三号强击火炮,37辆“追猎者”),而配属的“第101夜战”集群也有37辆“追猎者”。

在德国第9集团军序列中,还有2个老牌的精锐坦克部队:党卫军第502、503重型坦克营。前者有29辆重型坦克、4辆四号自行高射炮;后者有10辆重型坦克。这些重型坦克大部分都是“虎王”(党卫军第502营1945年2月14日到3月6日之间装备了31辆“虎王”,党卫军第503重型坦克营1945年1月25日装备了39辆“虎王”)。当然,德军的坦克力量在战役开始前的2天内估计还有些变化,以党卫军第503重型坦克营为例,根据其4月15日最后一次正式报告,共有12辆“虎王”,其中10辆可用,比4月13日增加了2辆。根据苏联人的估计,第9集团军、柏林卫戍部队、第3装甲集团军的坦克强击火炮总数为860辆。如果再加上中央集团军群的装备,德国人在柏林前线一共有1519辆坦克强击火炮可用。从各种德国档案看,这个数字是非常准确的。按照前民德军事档案馆资料(MA DDR WF-03/5099,BI.289f;d HGr weichsel,9,3.1945,Beitrag zum KTB),在1945年3月27日,仅仅维斯瓦集团军群就有452辆坦克和495辆强击火炮。

相对于空前强大的苏军,德国的兵力确实不够强大;负责柏林正面防御的海因里希大将所能指望的只有坚固的阵地。在托特劳工组织的配合下,“防御专家”海因里希麾下的德军在1945年4月完成了柏林防御阵地的构筑和完善。德军的防御阵地分为两大区域,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和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的防御是纵深梯次配置的,纵深为20—40公里。该地区由3个地带组成。第一地带为主要防御地带,由2—3道阵地组成,纵深为5—10公里,每个阵地都包括许多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并用1—2道战壕连接起来。第二防御地带距第一防御地带前沿10—20公里,由1—3道战壕和许多支撑点组成,其前沿通过河流、湖泊、沟渠和制高点等有利地形,纵深约在1—5公里之间。第三防御地带距第一防御地带前沿20—40公里,由许多坚固的抵抗枢纽部组成,并以1—2道战壕或交通壕连接,某些地段还掘有防坦克壕。总的来看,德军的防御还是相当坚固的。由于正面较狭窄,相应加大了德军纵深内的兵力,使第二防御地带也有军队占领。

此时,海因里希最后一个武器,就是大多数德军的士气和战斗意志。德军中自觉为NZ制度尽忠到底的毕竟是少数,守卫国会大厦的那些党卫军无疑属于这类人,在后来战斗中表现顽强的希特勒青年团十几岁的孩子,恐怕更多的是出于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而作战到底的;由于苏军此前的纪律败坏和戈培尔的宣传,才使得大多数德军还是愿意与苏军决一死战的,他们一厢情愿的指望着英美军队会将他们从“红色恐怖”中拯救出来。不过,不管德军的顽强战斗出于什么想法,在庞大的苏制战争机器前,现在什么东西都无法阻止NZ德国这头怪兽摇摇晃晃地走向无底的深渊——多少生灵为这头怪兽殉葬,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30
主力是ss11北欧师,ss33查理曼大帝师,还有一些党卫军警卫单位。零散的单位也有,如ss10弗伦茨贝格装甲侦察营,ss502重装甲营,还有一些党卫军歼击车营。
第2个回答  2011-06-27
百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