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火重怎么调理?

生活中的食物和中药调理,求详细

1.清茶去火清肺

在饮食上要少吃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尤其要远离羊肉、胡椒、大蒜、生葱、生姜、辣椒、油条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平时也不妨吃些青菜、莲菜、梨、香蕉、苹果等清淡的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减轻上火症状。

其次,如果上火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服用一些诸如黄连上清丸、三黄片、清肺抑火片等清热去火的药物,如果有头晕、耳鸣症状,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2.菜粥滋阴补气

饮食上不妨多喝粥,以利于恢复胃肠功能,清除胃肠的部分垃圾,有滋阴补气的作用。

可以将芹菜切成粒,待米粥煮好后放入,具有清热凉血、健胃利湿的功效;可将白萝卜切片或丁,与粳米同煮,具有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或将山药与粳米同煮,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也可将百合与粳米同煮,具有清凉、去热的功效。

3.焦三仙祛除小儿积滞

儿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积滞、外感和积滞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这与孩子生活节律紊乱、暴饮暴食有很大关系。因此饮食上家长除了让孩子少吃零食、戒食生冷、少吃大鱼大肉外,还可以吃些焦三仙。

焦三仙由炒麦芽、炒山楂和神曲三种成分组成,分别对淀粉类食物、肉类食物和米面类食物有较好的消化作用,三种成分各取10到15克泡水喝,一般三天即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孩子积滞症状明显,有大便干、不吃饭等症状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王氏保赤丸或保和丸。当孩子有口舌红、大便干等上火症状时,不妨用菊花或金银花泡水喝,以利于清除内热。

扩展资料:

上火后的饮食调理

1、多吃一些降火食物

人体上火的时候,我们饮食中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橙子、绿茶等;还可以吃一些含矿物质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芥蓝、柠檬、薄荷、菊花等,这些食物钙和镁的含量高,除了能降火还具有宁神、降血压的功效。

2、少吃一些高热量食物

高热量的食物会增加人体的胆固醇,会不利心脏呼吸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上火的时候还是要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比如有:鸡蛋、乳制品、红肉等食物。

3、尽量少吃茄属食物

茄属的食物吃多了,也是和高热量食物一样,会不利心脏呼吸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上火的食物还是要少吃这类食物。比如:茄子、辣椒、土豆等食物。

参考资料:人民网-压力过大上火 老中医推荐的袪火良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等,它是过多的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所引起。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生各种症状。另外,我们在情志疾病中提到的各种过度的情绪活动也是导致“实火(热)”产生的一个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言。

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12岁的小女孩。感冒发烧后,家长自行给她服用了发汗药和抗生素,服药后出了很多的汗,汗出完,当时体温是恢复到正常了,可第二天下午又发热。家长于是又给她服用了发汗药和抗生素,服完又出了一身汗,热度也渐渐退下去了,但第三天下午热度又上来了,比第二天还有升高的趋势。这时家长开始不放心了,带她到我这里来看。来的时候是上午,测量体温37.2℃,小女孩精神状况也还可以,面色不红,她自己说,到下午热度上来人就会感到没力气,不想动,这几天吃饭也没胃口。我问她,大小便怎样?她说,大小便都还正常。我又问她,怕冷、头痛吗?她说,没有,但喉咙口感觉有痰,有时有几声咳嗽。这时家长说,这两天下午在家里自测的体温都在38.5℃左右。我再看她的舌苔,舌苔显得比较干燥,缺乏津液,而且舌尖比较红,诊脉觉得脉象非常的细软无力。根据各种症状,我诊断为“虚热”,病因是过度发汗,导致体内津液受损。给予处方:玄参6克,生玉竹6克,天冬6克,淡竹叶3克,银花3克,鸭跖草6克,白薇6克,焦山楂6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6克。方子中玄参、生玉竹、天冬养阴生津为主药,淡竹叶、银花、鸭跖草、白薇清透邪热而不伤阴液为辅药,焦山楂、生甘草开胃助消化,牛蒡子化痰利咽,共为佐使药。前后共服用了3帖就热退病愈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4

1.清茶去火清肺

在饮食上要少吃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尤其要远离羊肉、胡椒、大蒜、生葱、生姜、辣椒、油条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平时也不妨吃些青菜、莲菜、梨、香蕉、苹果等清淡的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减轻上火症状。

其次,如果上火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服用一些诸如黄连上清丸、三黄片、清肺抑火片等清热去火的药物,如果有头晕、耳鸣症状,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2.菜粥滋阴补气

饮食上不妨多喝粥,以利于恢复胃肠功能,清除胃肠的部分垃圾,有滋阴补气的作用。

可以将芹菜切成粒,待米粥煮好后放入,具有清热凉血、健胃利湿的功效;可将白萝卜切片或丁,与粳米同煮,具有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或将山药与粳米同煮,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也可将百合与粳米同煮,具有清凉、去热的功效。

3.焦三仙祛除小儿积滞

儿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积滞、外感和积滞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这与孩子生活节律紊乱、暴饮暴食有很大关系。因此饮食上家长除了让孩子少吃零食、戒食生冷、少吃大鱼大肉外,还可以吃些焦三仙。

焦三仙由炒麦芽、炒山楂和神曲三种成分组成,分别对淀粉类食物、肉类食物和米面类食物有较好的消化作用,三种成分各取10到15克泡水喝,一般三天即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孩子积滞症状明显,有大便干、不吃饭等症状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王氏保赤丸或保和丸。当孩子有口舌红、大便干等上火症状时,不妨用菊花或金银花泡水喝,以利于清除内热。

/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581a35b816d5ad6eddc4388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581a35b816d5ad6eddc4388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581a35b816d5ad6eddc43889"/>

扩展资料:

上火后的饮食调理

1、多吃一些降火食物

人体上火的时候,我们饮食中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橙子、绿茶等;还可以吃一些含矿物质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芥蓝、柠檬、薄荷、菊花等,这些食物钙和镁的含量高,除了能降火还具有宁神、降血压的功效。

2、少吃一些高热量食物

高热量的食物会增加人体的胆固醇,会不利心脏呼吸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上火的时候还是要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比如有:鸡蛋、乳制品、红肉等食物。

3、尽量少吃茄属食物

茄属的食物吃多了,也是和高热量食物一样,会不利心脏呼吸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上火的食物还是要少吃这类食物。比如:茄子、辣椒、土豆等食物。

参考资料:/shipin.people.com.cn/n/2015/0114/c85914-26381364.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压力过大上火老中医推荐的_火良方">人民网-压力过大上火老中医推荐的_火良方

第3个回答  2021-05-19

【祛火很有用】1、心火:嘴苦,舌尖有红点, 莲子芯煮大麦粥;2、肝火:视力模糊飞蚊症、两肋胀痛,喝枸杞决明子菊花水;3、脾火:嘴甜而粘,舌苔厚,懒散乏力,小米淮山药煮粥;4、肺火:气虚,猪肺青橄榄汤;5、肠火:便硬,葛郁金泡水。6、胃火:口苦,芹菜胡萝卜汁。

第4个回答  2019-08-01
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