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一些近代世界历史上是名人,有简历最好。从1840到1949

如题所述

“延安五老”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
董必武: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中国湖南省安福(今临澧)人。1886年3月20日生, 1960年5月29日病逝,享年74岁
徐特立:又名徐立华;1877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今长沙县江背镇观音塘)。 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谢觉哉:原名谢觉斋,字焕南,学名维鉴,1884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吴玉章:名永珊,号玉章。1878年12月30日吴玉章生于四川省荣县双庙乡。1966年12月12日,吴玉章逝世。享年88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6
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第2个回答  2011-07-16
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 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 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同一时期的中俄两国为什么都败给日本,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在根本上向西方学习,只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隔靴搔痒式改革,和日本的革心换面式变革不可同等而语。因此李 鸿章的洋务运动尽管是进步的,但作用是极有限的。正如中国社科院的历史学家雷颐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感叹:“从学术研究来说, 实际上学术界从1979年底、1980年初就已经对洋务运动和李鸿章提出新的看法,20年后,这 已经是平常的观点。但是很奇怪,这种观点一直没有扩展到学术界之外。 其实,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说,龙永图与李鸿章都不能相提并论。时势不同,地位不同, 立场、观点、价值观皆有不同。 ... 大清王朝的一面精神旗帜,几乎以一人之力带动了近代 中国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出了自上而下的整体转型第一步。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 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 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中文名称: 梁启超
又名: 号任公字卓如 饮冰室主人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873—1929
相关事件: 公车上书 国会请愿运动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相关人物: 光绪 康有为
生平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 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 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第3个回答  2011-07-16
道光 慈禧 白求恩 丘吉尔 斯大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