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希望可以从文学概论的角度分析

  似与不似,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
  在“是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这一物象”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在齐白石诞生14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来回味和欣赏他的书画作品,重新来回味这句名言的真义。除了表达对一代大师的崇敬之外,还将对代表国粹的中国画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解读到书画之外的自然和人生之理。
  不愧是不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绘“标本”,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为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任。太不似则欺世,艺术也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反映,太不似则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失去了艺术“真”的根本,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观赏者共鸣的。齐白石的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连接,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齐白石无疑是最有人民性的一位画家,这基于他对自然和生活细微观察,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他把传统“文人画”从象牙高塔带入了民间。他善于从极其平凡的生活与自然中提炼出深刻的美学理念与情趣。一颗普通常见的白菜,通过齐白石的处理成了“菜中王”,他写其肥厚丰满,且赋予“清白”的寓意。一群普通的虾子,通过齐白石的笔墨处理,一个个变得晶莹透亮,生动可人。通过齐白石巧妙的空白处理,不着一笔而将虾群置于水中。以至他的虾子成为以后任何一个中国画研习者的经典和必修课,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国画认识齐白石的着眼点。

  乍一看觉得相似,仔细看又不那么相似,再看又觉得有点相似……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就象“花未全开是最美”的感觉。个中境界还要你慢慢品味……
  本来想自己写来着,结果有现成的。送你了(楼下的别抄我的原创啊。如果抄也注明啊,看我,抄上面的就写出处,可以下几句是原创)

  原创:
  我的看法基本上是:一、基于现实,超于现实。即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 二、画的高妙之处,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049347.html?fr=qrl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6
似与不似,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
在“是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这一物象”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在齐白石诞生14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来回味和欣赏他的书画作品,重新来回味这句名言的真义。除了表达对一代大师的崇敬之外,还将对代表国粹的中国画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解读到书画之外的自然和人生之理。
不愧是不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绘“标本”,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为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任。太不似则欺世,艺术也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反映,太不似则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失去了艺术“真”的根本,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观赏者共鸣的。齐白石的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连接,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齐白石无疑是最有人民性的一位画家,这基于他对自然和生活细微观察,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他把传统“文人画”从象牙高塔带入了民间。他善于从极其平凡的生活与自然中提炼出深刻的美学理念与情趣。一颗普通常见的白菜,通过齐白石的处理成了“菜中王”,他写其肥厚丰满,且赋予“清白”的寓意。一群普通的虾子,通过齐白石的笔墨处理,一个个变得晶莹透亮,生动可人。通过齐白石巧妙的空白处理,不着一笔而将虾群置于水中。以至他的虾子成为以后任何一个中国画研习者的经典和必修课,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国画认识齐白石的着眼点。

乍一看觉得相似,仔细看又不那么相似,再看又觉得有点相似……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就象“花未全开是最美”的感觉。个中境界还要你慢慢品味……
本来想自己写来着,结果有现成的。送你了

我的看法基本上是:一、基于现实,超于现实。即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 二、画的高妙之处,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049347.html?fr=qrl3
第2个回答  2007-06-26
似与不似,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
在“是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这一物象”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不愧是不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绘“标本”,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为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任。太不似则欺世,艺术也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反映,太不似则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失去了艺术“真”的根本,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观赏者共鸣的。齐白石的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巧妙连接,为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齐白石无疑是最有人民性的一位画家,这基于他对自然和生活细微观察,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他把传统“文人画”从象牙高塔带入了民间。他善于从极其平凡的生活与自然中提炼出深刻的美学理念与情趣。一颗普通常见的白菜,通过齐白石的处理成了“菜中王”,他写其肥厚丰满,且赋予“清白”的寓意。一群普通的虾子,通过齐白石的笔墨处理,一个个变得晶莹透亮,生动可人。通过齐白石巧妙的空白处理,不着一笔而将虾群置于水中。以至他的虾子成为以后任何一个中国画研习者的经典和必修课,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国画认识齐白石的着眼点。

乍一看觉得相似,仔细看又不那么相似,再看又觉得有点相似……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就象“花未全开是最美”的感觉。个中境界还要你慢慢品味……
第3个回答  2007-06-26
因为喜爱而绘画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白石大师的话,这个道理和 难得糊涂,很近似。
第4个回答  2007-06-28
4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