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以前为什么叫吴县?这有什么渊源吗?

如题所述

秦始皇创立郡县制,县成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吴县最早就出现在那个时候。后来唐代又从吴县分出了一个长洲县,但是两个县的县城在一个地方,其实应该就是当时在吴县县城里除了吴县的县衙等一系列的行政单位存在外长洲县的县衙也在这里。后来出现了府的概念,也就是苏州府,府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地级市,也就是以基本单位为县,好几个县组成一个府,清代的苏州府下辖9个县,其中包括后来我们熟知的昆山、太仓等。由于长洲县的赋税太大难以统计等原因在清朝时,又从长洲县分出元和县,套路和唐朝时一样,还是在原来的县城设置县衙,也就是所谓的三县同治。当然苏州府也是有府衙的,就像现在的好比杭州市市政府有驻地、浙江省省政府也要有驻地,那么浙江省省政府就驻杭州,当时苏州的府衙就驻地在吴县、长洲、元和的县城。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采用的是省市县的行政划分。苏州府那一块地方成立苏州市,不同于苏州府苏州市的市区不再依附于某个县的县城而是有一个自己的地盘,没错就是三县的县城划分为苏州市市区,而吴县则迁原来的县城。再到后来吴县也变成一个区了。所以看一看出来吴县衍生出了三个县,而这三个县公治的县城成了后来的苏州市区(姑苏区)。吴县!=苏州府!=苏州市,因为苏州府、苏州市作为一个二级行政单位不仅仅包含吴县,就好比杭州!=浙江,但是吴县县城 = 长洲县县城 = 元和县县城 = 苏州市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0
苏州以前有一块区域,叫吴县。不是苏州就叫吴县了。
以前的吴县是现在的相城区和吴中区。
吴县地区,商末属“勾吴’国。周时,境内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秦设吴县后,除王莽新朝一度改为泰德县外,县名沿用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县后,县域曾数度分割。晋代北析海虞(今常熟),隋唐时嘉兴、昆山又数度与吴县分合,唐代分置长洲县,五代对吴越分吴县地建吴江县,清代又析吴、长洲两县地建元和县及太湖、靖湖两厅。民国元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建国初,城区划建为苏州市。50年代,曾一度析东、西山等地建震泽县。吴县长期为郡、府、州首县及治所驻地,清代200余年吴县一直为省督抚衙门所在地,民国时期也一度为省政府所在地。1995年6月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2001年2月28日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苏州市吴中区与苏州市相城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1
苏州是苏州。吴县是吴县,吴县市是苏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后来撤市并区了,什么苏州以前叫吴县,没事多看看书。
第3个回答  2012-04-28
本来挺好的吴县市,被规划并为苏州市,艹,还得受所谓的“苏州城里人”的气,整天管我们吴县人为“乡下人”。我艹TMD。苏州ZF不是REN。
第4个回答  2011-07-10
吴王阖闾曾在这建立都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