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年开始双臂和大腿上开始出现血痣,现在越来越多,我母亲身上也有非常多血痣,请问有什么危害吗?

患者信息:女 35岁 北京 朝阳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32岁左右开始出现血痣,先是胳膊上,然后是大腿根附近,上身也有几个。有的不大太,表面是平的;有的大一些,且呈突起状。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了解血痣过多会有什么危害,会造成什么病变吗?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我母亲年纪大了之后身上出现非常密集的血痣,所以我怀疑我是遗传她的(我大哥好像也有)。

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它多出现于面部、颈部及胸部,亦有其他部位出现者。表现为中心部直径2mm以下的圆形小血管瘤,向四周伸出许多毛细血管,且有分支,看上去恰似一个红色的蜘蛛趴在皮肤上。若用铅笔尖压迫中心部,蜘蛛痣就会消失,因为蜘蛛痣的血流方向是从中心点流向周围毛细血管分支,若中心部受压则血流阻断,蜘蛛痣因缺血而消失。
蜘蛛痣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代谢有关,青春期少女及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会出现蜘蛛痣,这是一种正常表现。若是男子或老年妇女突然出现蜘蛛痣则应提高警惕,因为肝硬变、肝癌及慢性肝炎伴有肝功能衰竭的病人,由于肝脏灭活雌激素的能力减弱,雌激素含量相应增加,亦会出现蜘蛛痣。因此有人说,蜘蛛痣是肝功能衰竭的警示灯。
蜘蛛痣本身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但若发现蜘蛛痣,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检查肝功能及肝脏B超,排除恶性肿瘤及各种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疾病。
一位朋友无意中发现颈部长出两个小红点,不痛不痒,用手压时能褪色,松手又发红,而且从中心往四周放射状扩展。她今年32岁,结婚8年,第一次怀孕刚3个月,怕是生什么病。我为其检查后对她说,她这两个小红点叫蜘蛛痣,是由于血中雌性激素的浓度增高,引起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一种性激素,但无论男女其肾上腺都能产生一些雌激素。雌激素的代谢在肝脏中进行,当肝功能减退时雌激素的灭能作用减少,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增高,引起动脉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蜘蛛痣多分布在上腔静脉的区域内,肋弓以下的区域极少见到。最常见的部位是:颈部、胸部、背部、面部、前臂和手背、鼻、咽、口腔的粘膜则很少见。在大出血、休克时则消失,死亡后亦消失。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尖的斑状发红。蜘蛛痣亦见于正常妇女的妊娠期,大多发生在妊娠2-5个月内,产后2个月内消失,偶见于正常人和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维生素B缺乏症、着色性干皮症、慢性照射性皮炎、红斑性狼疮、血色病、雷诺氏病等。因此,少数蜘蛛痣的出现,不能只视为肝病的征象,必须结合临床加以考虑。因此,该患者出现的蜘蛛痣是妊娠引起血中雌激素浓度增高所引起,是正常现象,到产后2个月会自然消退。她听我说完后就放心了。
据报道,男性体表有蜘蛛痣者经检查肝组织发现85%的人有病理改变,其中有30%为肝硬化。同时一般认为蜘蛛痣的出现、发展和消退与肝脏病变的好转与恶化常有密切关系。因此,蜘蛛痣对肝病的诊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不过应注意除外其他可能。一般认为,符合下列情况时对肛病的诊断参考价值较大:1、数目较多,形态典型;或者虽间断出现,但长期持续不退者;2、原有陈旧性蜘蛛痣突然增大明显,同时出现新的。如果蜘蛛痣典型,而且存在时间较久,应考虑由慢性肝病引起的可能,常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炎,而急性及迁延性肝炎病程中亦可暂时出现。原发性、继发性肝癌亦可出现。最后需提出的是:蜘蛛痣应与血管痣相鉴别,后者是小点状的红痣,无放射状的细小血管,压之亦不褪色,其大小和数量常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胸腹部皮肤较多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7
血痣是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呈红色或棕色、青色,压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数高出皮面。如果患有肝胆疾病时,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出都会出现红痣的症状,此时主要是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增多的缘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