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如:立春的民俗活动:“立春”的活动除了“说春”、“打春牛”、“咬春”、“吃春宴”等以外,还有踏春等群众性的活动。在北京,以吃“盒子菜” 、“五辛盘”卷春饼为最佳食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大量农村城镇化以后,尤其是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弃农经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是那样举足轻重。

  尽管如此,四季轮回,春去秋来,气候更替仍然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四季分明的江南一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就有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在《淮南子》一书中,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

  二十四节气可能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中,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从中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通过每等分的时间大致相等,因而在公历中,每年各节气的日期基本上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一两天,但在农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为了便于记忆,我国劳动人民创编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二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出大量与节气有关的农谚,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

  现代农业气象学兴起以后,很多地区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资料相结合,编制农业气候历、农事历或农事活动表,使古代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相互参照、补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因此,作为农业气象资料重要依据的二十四节气理所当然地和产生于农业社会的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

  “打春牛”——立春 “鞭打春牛”又称“鞭春”“打春”“打春牛”“打土牛”,是我国汉族和白族的立春主要习俗。公历2月4日或5日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千百年来,农民耕田离不开牛,而春耕迟早对一年收成好坏又有重大影响,所以,立春这天鞭打春牛,互赠土牛、春盘以及各种迎春食物,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提醒人们莫误农时。中国北方在立春日还有吃饼的习惯,称为“咬春”或“春饼”。
  踏青扫墓的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5日是清明节,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机,所以,有的地方称清明节为踏青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至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娱乐活动比较多,有斗鸡、荡秋千、拔河、放风筝、采百草等等。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活动。

  立夏“秤人”见三新 公历5月5日或6日是立夏,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风俗,是“秤人”。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起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称一称体重,到立秋那天再称一次。这样就知道从立夏到立秋这段其间,体重变化的情况。立夏时一些时鲜果品上市,从前很多地区,家家户户要摆上樱桃、青梅等水果拜祭祖先神灵,叫做“立夏见三新”。自己则饮酒、吃蚕豆、馒头、芥菜、白笋、咸鸭蛋等等,这里面也包含有尝新的意思。

  忌雨的夏至 公历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夏至和冬至一样,同是古老的节日之一。不过夏至比不上冬至隆重,主要因为夏天正是农忙季节。因此,农家很谨慎小心,忌讳也很多。夏至这天,把菊叶烧成灰,撒在小麦上,认为这样可以防治小麦病虫害。农民最怕在这天下雨,影响收成甚至带来水灾。因此,在夏至期间,不许骂脏话,也不要剃头。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无奈的心理状态。夏至的应时食品,有粽子、豌豆和面条。豌豆是凉性食品,吃了可以去暑,预防夏天生病。

  冬至大如年 冬至节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我国地处北半球,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我国从殷周到秦朝,都以冬至为岁首,称作“过小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宋朝以后,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直到今天,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台湾省,冬至一直作为寻根祭祖的大节。在大陆,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好多地方冬至要吃馄饨。西北一带吃饺子,在南方盛行吃汤圆,象征全家团圆。

  诸如上述节气与节日习俗的融合,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但习俗中包含着人们对先人的纪念、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希望的寄托,这些是永远不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